三哥滿地跑和曆來移民國的衝擊波

最近幾年,在移民國家,最打眼的新聞莫過於三哥的各種囧事報道了,在便便問題上被貼標簽,確實是有點抬不起頭,但更大的問題在於,他們其中一些人好像並不以為然,另外的各種對環境不友好的做法,比如場麵宏大的集體起舞,湖邊活動恒河化,接管的餐飲店變成蒼蠅館子等等,確實衝擊力太大了一點,除英國外,五眼聯盟中的四個國家,都是移民立國的,最近幾年的含印量直線上升,其中以加拿大最為顯著,以至於一向民風淳樸,善意滿滿的加拿大國民也有點把持不住,社交媒體上,政治不正確的言論頻出。。。。。。

 

上世紀八十年代,世界到處是日本人的買買買,美歐的旅遊點充斥著個子不高的東方麵孔,最後把美國買的也有點發暈,小的日本對大的美國頻頻下手,這次不是珍珠港,是曼哈頓,多項地標性資產被日子拿下。1989年,三菱地所以約14億美元收購了洛克菲勒中心80%的股權,成為最具象征性的交易。同年,三井不動產以6.1億美元買下埃克森大樓。1987年,住友不動產收購了第五大道上的666號大樓,交易金額超過5億美元。此外,日本投資者還買下了華爾街的銀行總部、酒店物業和多個高端寫字樓,一度成為紐約房地產市場的主力買家。

 

硬資產還不夠,軟資產也要拿下,去好萊塢又掃蕩一番,讓哥倫比亞影業的自由女神姐姐增添了一點東方氣質。讓當時的美國人也氣短了一大截,以前炸彈炸我,現在拿錢砸我!

 

不過接下來日本經曆了所謂的失去的三十年,沒那麽豪氣了,但人家在更高端的地方可是一直硬氣滿滿,比如多項重要的專利技術,和總數驚人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小日本真的成了大日本!

 

後來,中國打開了國門,然後很長一段時間,這幾個移民國家,含中量持續增長,隨著一些問題的積累,民間的抱怨也不少,主要集中在房價上漲、就業競爭、文化隔閡與國家安全方麵,部分人質疑華人群體炒房,推高房價,社會文化的融合度低,自成一體,疫情期間反華情緒也很高,加上地緣政治緊張,放大了對技術滲透與政治影響方麵的熱議。

 

不過現在好了,火力都集中到三哥那裏了,比較下來,中國人還不錯!

 

最近日本出現民眾遊行,反對50萬針對印度的技術移民政策,無獨有偶,中國最近的什麽K簽證,也引來很多人置喙,好像很快三哥就要登陸似的。

 

三十年前日本的買買買,是經濟起飛了;之後華人滿世界跑,也是經濟活躍起來了,今天三哥到處走,說明人家印度的經濟也起來了,這對世界,當然是好事,我們經曆過的過程,現在輪到印度,沒啥不好的,應該公平對待,不能上車了就改變立場,道理上是不對的。

 

我本人對三哥並無惡感,曾經弄出佛教的民族,壞不到哪裏去,不過現在佛教在他們那裏早就式微了,雅利安人來了之後,搞出一個種姓製度,實在是罪大惡極,以出身論貴賤,好好的人,搞的生如草芥,被教育成自甘接受命運安排。印度在清潔衛生上那麽糟糕,很大程度上源於此,從小就習慣了很不潔淨的生活,我就不明白,你高種姓的人,住在垃圾場大糞堆占主要麵積的地方,你能高到哪裏去?

 

整個印度的基礎設施,尤其是衛生廁所建設極為落後,直到2014年,全國大部分地區沒有實現廁所普及,有部印度電影就專門講這個主題,看了還是挺震驚的,所以長期下來,就連恥感都和正常文明社會的人不一樣,吃飯排便,天經地義,在老家這樣,這裏天大地大的,幹嘛就不行呢。

其實中國在這方麵好起來,也是近五十年的事,2019年去北京,還有飯點用旱廁,進去裏麵無法描述,進去一下就出來了,寧可憋著,反正回來就不想吃飯了。。。。。。

 

不過,當條件改善了之後,人學習文明生活的速度還是很快的,不用太過擔心,主流文化沒那麽容易被破壞或者顛覆,這些主要的移民國家都是經濟文化強國,移民的主體內心是因為認同這種先進性才拋棄原來的家園遠走他鄉,一切從新開始的。

 

兩百多年前,英國在打造日不落帝國的過程中,逐漸獨立的美、加、澳、新形成一個新的國家形態,基本特征就是移民立國,其移民思想最初還講究宗教、種族和文化的同質性,隨著全球化與人權觀念興起,移民政策逐步轉向技術導向與經濟貢獻。加拿大率先引入“打分製”,強調教育、語言與技能;美國則在1965年改革移民法,取消種族配額,轉向家庭團聚與全球人才吸納。澳大利亞與新西蘭也在1970年代後放棄種族限製,逐步開放亞洲移民。宗教與文化要求也隨之放寬,從基督教主導轉向宗教自由與文化多樣性。盡管四國在政策細節上各有側重,但共同趨勢是從排他性走向融合性,強調社會穩定、經濟活力與文化共存。今天,它們的母國英國也加入了這個行列,每年也引入一定數量的移民,而且,居然在五眼國裏不是墊底的,美國每年約100萬人獲綠卡,占總人口比例0.3%,加拿大約46萬人獲永久居民身份,占總人口比例1.2%,澳大利亞約18萬人,占總人口0.7%,新西蘭約5萬人,占總人口1%。英國接收大量長期簽證者,約85萬人,但真正獲得永居者約17萬人。

 

其中接受大量長期簽證這一項是英國獨有的,兼顧了很多問題,和之前相比,它的變化還是比較顯著的。多年來,移民和難民奉獻了太多的優秀人才,尤其美國,現在的首富馬斯克就是移民,來自南非,先去了加拿大,後是美國,穀歌創始人之一Sergey Brin算半個難民,金融大家索羅斯也是,科學巨子愛因斯坦也是,WhatsApp的聯合創始人Jan Koum是來自烏克蘭的難民,甚至科技大神蘋果的喬布斯,父係來自敘利亞,雖然他被領養,從根係上算,他是中東人,綠教的領地;今天的AI教主和芯片業主要的領導人,都來自華語區。。。。。

 

移民立國的國家,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新的形態,肯定是最先進的,最有活力,也最具未來性和創造力的,這是文明進步讓地球從受製於地理區隔中解放的必然結果,人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在新形態的國家得到巨大的釋放,不同人種是各有優勢的,中東,東亞,南亞的人,聰明;歐洲人有統籌領導能力和冒險精神,非洲黑人有音樂和體育上的天賦,所以隻要環境能夠讓人盡其才的話,肯定是會遠好過單一民族和人種的國家的,對這個結構和趨勢,我是很有信心的。

 

三哥的問題,是整個進程中的一個波瀾,會有改善的。至於綠教的問題,確實有點麻煩,是不是真能成氣候,我看不能,其實現在真的能保守原始,拒絕世俗化的國家,沒幾個了,他們自己內部也在分化,如果你真有生命力,就不至於此,在信息社會時代,尤其是馬上要進入的AI時代,那些古早的束縛人的東西是沒有生命力的,你能生也沒用,人的可塑性極強,環境和時代造就人,精卵結合隻是完成生物上的基因傳承,不管你來自什麽文化背景,大部分人會被環境和時代所教化,並作出正確的選擇。

 

這個時代最偉大的變革者之一喬布斯,父係就來自中東,單個的人本身都不是問題,問題是怎樣的文化和教育來塑造他,成年的移民本身一定會帶來原生社會的各種問題,時間也一定會淘洗掉那些肯定落後與不文明的東西,曆史上曾有過多起類似的事件,但是最後都湮沒在曆史的塵埃中了,關鍵的問題是移民國的文明與文化的先進性,要說什麽是燈塔,這個就是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