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電網被炸熄火

10月初,烏克蘭陷入大麵積斷電狀態。起因是一場突如其來的遠程打擊。烏克蘭國有天然氣運輸公司發布聲明稱,這次襲擊是自2022年衝突爆發以來,俄方對其能源基礎設施發動的“最大規模空中行動”。俄方則宣稱,此輪襲擊是對烏克蘭“軍工複合體”的重點打擊,涉及導彈、無人機及遠程火炮的多重配合,目標遍及基輔、哈爾科夫、文尼察等關鍵節點。 但事實遠比一紙聲明更直觀。據烏克蘭能源部通報,包括日托米爾、波爾塔瓦和尼古拉耶夫在內的多個地區電網全麵癱瘓,部分地區供水係統和地鐵同步停運。烏能源部長特列季亞克當天罕見承認:“輸電係統連續遭遇精準打擊,恢複工作麵臨巨大挑戰。” 這並非俄軍首次針對烏電網進行大規模壓製。2022年冬季、2023年春季,烏克蘭電網都曾因類似打擊陷入癱瘓,但此次破壞程度更高,恢複周期更長。西方援助的防空係統,如NASAMS和IRIS-T,雖提升了局部攔截能力,卻無法有效應對低空突防和飽和打擊。尤其是配電環節、天然氣壓縮站與儲氣節點暴露程度高,使得“基礎設施”本身正在成為俄方新一階段戰爭手段的中心。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