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能否度過這個寒冬?普京麵臨前所未有危機
烏克蘭能源和自然資源協會副主任安德烈·紮克列夫斯基表示:“由於烏克蘭國防軍的襲擊,已經有超過 38% 的俄羅斯煉油廠停止運營。這簡直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數字,也是我們武裝部隊工作的證明。在這種情況下,我特別喜歡的是,烏克蘭軍方也沒有忘記俄羅斯的港口。對俄羅斯港口和碼頭的係統性打擊繼續減少俄羅斯的預算。由於出口和加工中斷,預算也被削減。我們還以提取為目標。由於這些襲擊,許多俄羅斯油田根本無法度過這個冬天。”
這位專家強調,俄羅斯在煤炭行業也麵臨重大問題。俄羅斯超過 50% 的單一工業城鎮已經關閉。他說:“俄羅斯人主要提取蒸汽,其中 90% 是水,最多是 10% 的油。到達地表的水需要加熱,如果加熱成本高於石油本身,則無利可圖。至於煤炭,戰爭、製裁和能源市場的變化正在關閉俄羅斯 50% 的單一工業城鎮。因此,俄羅斯 50% 的依賴煤炭的城鎮將無法度過今年冬天。我希望,由於這些襲擊,即使是石油城鎮也無法度過這個冬天。”
38%這個數字到底來自哪裏?我查到了《莫斯科時報》的報道。
自 8 月初以來,烏克蘭無人機襲擊襲擊了俄羅斯境內的二十多家主要煉油廠,使俄羅斯燃料市場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截至9月28日,該國38%的原油加工能力(相當於每天33.8萬噸)處於閑置狀態。8 月份汽油和柴油生產總產能下降了 6%,9 月份又下降了 18%。
煉油廠停產規模達到了曆史空前的水平:超過了8月份的記錄(23%,20.6萬噸/天),也超過了2022年5月(19.6萬噸/天)和2020年5月(16.4萬噸/天)的記錄。
據計算,大約 70% 的停工是無人機襲擊的結果:到 9 月底,它們已經摧毀了俄羅斯約四分之一的煉油能力,即每天約 236000 噸。
9 月,在烏克蘭無人機襲擊後,又有四家俄羅斯煉油廠停止生產。其中包括列寧格勒地區的基裏希煉油廠(俄羅斯第二大煉油廠)以及俄羅斯石油公司的梁讚煉油廠(躋身該國前五名)。前者於 9 月 14 日停止,後者於 9 月 5 日停止。此外,新庫伊比雪夫斯克煉油廠於 9 月 20 日停止加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的阿斯特拉罕煉油廠於 9 月 22 日停止加工。

據俄羅斯出版物《生意人報》報道,結果,9 月份汽油產量下降了 100 萬噸,其在國內市場上的赤字達到消費量的 20%。
俄羅斯經濟學家弗拉迪斯拉夫·伊諾澤姆采夫表示,俄羅斯石油公司幾乎無能為力來緩解危機:受影響的核電站的修複可能需要數月時間,尤其是在製裁的情況下。
某機構分析師弗拉基米爾·切爾諾夫警告說,汽油危機預示著俄羅斯經濟將加速通貨膨脹。自年初以來,燃料批發價格上漲了 40% 以上,零售年增長率為 11-12%,並打破了過去 7 年的紀錄。他解釋說:“燃料價格的上漲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農業、運輸和物流的成本,從而轉化為食品和必需品價格的上漲。”
並不是所有的煉油廠癱瘓都是由於無人機襲擊的結果。此話不假。例如,今天(10月1日星期三)上午,俄羅斯雅羅斯拉夫爾地區的新雅羅斯拉夫爾煉油廠發生火災。該州州長米哈伊爾·葉夫拉耶夫表示,煉油廠的火災與無人機襲擊無關。
在一些地區,汽油供應已經長期中斷,零售業的負盈利能力,加上商品短缺,導致一些私人加油站連鎖店關閉。如果情況繼續沿著同樣的軌道發展,那麽這“威脅到加油站的獨立所有者,其數量約占全國加油站總數的 60%,活動將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