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新疆出門都要帶傘了LOL

https://www.ts.cn/xwzx/shxw/202412/t20241208_25441918.shtml 

 

最新研究顯示新疆持續變濕 近60年幹燥度指數呈顯著下降趨勢

 

2024-12-08 19:25:17    來源: 石榴雲/新疆日報綜合 

 

  科研進展 | 1961-2020年新疆幹燥度指數變化的時空特征分析

  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僅分析降水量變化已不足以反映一個地區的真實幹濕狀況,特別是在降水量遠小於蒸發量的幹旱地區。本研究將采用幹燥度指數(AI),該指數綜合考慮了降水量和潛在蒸散量,對新疆地區1961-2020年幹濕氣候時空演變特征進行分析,以期發現和總結新疆區域幹濕氣候演變規律,以便更好地認識區域氣候條件及其影響因素 研究發現,在1961-2020年期間,新疆年幹燥度指數呈顯著下降趨勢,表明該地區呈現變濕的事實。1980年代末之前,幹燥度指數相對偏幹;而在此之後,幹燥度指數相對偏濕。

  分年代來看,幹燥度指數整體呈逐年代減小趨勢。在近60年的時間跨度內,全疆的幹燥度指數普遍下降,呈現變濕的趨勢,尤其是南疆盆地和東疆的大部地區,這種趨勢最為明顯。幹燥度指數平均每十年下降超過5個單位,其中巴州南部和吐魯番市部分地區下降8~16個單位。

  各年代際幹旱和極幹旱區的總站次比呈現逐年代減少的趨勢,而亞幹旱區與濕潤、半濕潤區的總站次比呈現逐年代增加的趨勢。小波分析和突變檢測結果表明,新疆幹濕變化的顯著周期為6年,自1986年起,新疆基本處於持續的濕潤化進程中,其中1992年的濕潤化轉變尤為顯著。

圖片

新疆年平均幹燥度指數趨勢(左)及不同氣候區站次比率年代際變化(右)

  該研究由新疆氣候中心吳秀蘭高工、國家氣候中心張存傑正高級工程師、董思言正高級工程師,以及新疆氣候中心胡家暉、佟欣怡和鄭先念合作完成,得到新疆自然科學基金(2022D01B181)和中國氣象局氣候預測研究重點開放實驗室青年開放課題(2022)項目共同資助。

  氣候變化對全球和區域水分循環及幹濕氣候區分布的影響愈加顯著。21世紀初有研究提出中國西北,尤其是新疆地區出現由“暖幹向暖濕”轉型的論斷。然而目前,西北地區局部變濕與降水增加的成因目前尚無定論,暖濕跡象未來是否會持續或擴大仍具有很大不確定性,針對不同時間尺度下西北地區西部氣候“暖濕化”特征還缺乏明確結論。因此,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分析新疆氣候的幹濕變化特征,對於該地區適應氣候變化和提高災害風險防範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來源綜合: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研究開放實驗室微信公眾號、石榴雲客戶端

 
 

所有跟帖: 

LOL -農業磚家- 給 農業磚家 發送悄悄話 農業磚家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9/2025 postreply 09:21:2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