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秉宸(99歲)
八十二年黨齡的老戰士
參加過淮海、渡江等戰役
申秉宸,男,1926年5月生(99歲),安徽宿州人
1941年8月參加革命工作,1943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6年10月離職休養。
抗日戰爭時期,任淮北宿縣遊擊支隊戰士、淮北軍區武裝工作隊隊員。解放戰爭時期,曆任宿東縣連壁區委會宣傳部長、豫皖蘇軍區第二軍分區淮太西大隊政治指導員、第十六軍四十八師政治部幹部科幹事等職,參加了淮海、渡江等戰役。
新中國成立後,曆任四川省瀘州軍分區政治部青訓科副科長,總政治部組織部助理員,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政治部秘書處副處長、處長、組織部部長,第二十三試驗訓練基地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等職。
曾榮獲三級解放勳章、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勳榮譽章。
張坪(100歲)
參加過抗日戰爭
解放戰爭、開國大典
張坪,男,1925年4月生(100歲),陝西商洛人
1938年5月參加革命工作,1942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12月離職休養。
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央情報部第三室聯防政治部技術書記、陝甘寧邊區騎兵旅政治部秘書。
解放戰爭時期,曆任綏蒙軍區警衛連政治指導員、第八軍二十二師教導大隊政治委員、第六十六團一營副政治教導員等職,參加了包頭、察汗營、陶林、忻州、和林、旗下營等戰役戰鬥。
1949年10月1日,張坪參加了開國大典。新中國成立後,曆任西南軍區幹部部副處長、賀龍元帥辦公室秘書,總參謀部裝備計劃部辦公室主任、綜合計劃處處長等職。
曾榮獲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勳榮譽章,2024年被表彰為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
劉世鉞(94歲)
8歲參軍保家衛國
參加過百團大戰
劉世鉞,男,1930年11月生(94歲),山西榆社人
1938年3月參加革命工作,194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4年3月離職休養。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第一二九師宣傳隊戰士,參加了百團大戰。
解放戰爭時期,曆任晉冀魯豫邊區北方大學醫學院學員、實習醫生,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眼科醫師等職,參加了太原戰役。
新中國成立後,曆任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科主任等職,在全國首創淚囊穿刺造影術,先後獲得全軍科學技術進步獎13項,其事跡被輯入《世界名醫大全》《中國特色名醫大辭典》等100餘部書籍。
離職休養後,仍奮鬥在臨床一線,堅持義務出診28年。曾榮立三等功2次,榮獲獨立自由獎章、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勳榮譽章,2024年被表彰為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
傅英(102歲)
曾參加百團大戰
反“掃蕩”等戰役戰鬥
傅英,男,1923年6月生(102歲),河北博野人
1938年6月參加革命工作,1943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4年8月離職休養。
抗日戰爭時期,任冀中軍區第九軍分區十八團六連副排長,參加了百團大戰、反“掃蕩”等戰役戰鬥。
解放戰爭時期,曆任冀中軍區第九軍分區十八團二連連長、華北軍區第六縱隊五十團三營副營長、第六十八軍六O八團三營營長等職,參加了平津、張家口、太原、保北、石家莊等戰役戰鬥。
新中國成立後,曆任第六高級步兵學校學員,石家莊高級步兵學校訓練部戰術係教員,軍事學院戰役戰術教研室教員,後勤學院軍事教研室教員、學術研究部研究員等職。
曾榮獲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勳榮譽章。
羅競輝(94歲)
香港淪陷後加入兒童團
1943年參加革命
羅競輝,男,1930年10月生於香港(94歲),沙頭角南湧羅屋村人
曾任原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海上中隊通訊員、保衛員,現任原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老遊擊戰土聯誼會副會長。
1941年12月香港淪陷後,加入兒童團,配合武工隊放哨。
1943年3月,跟隨叔伯參加革命,加入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參加抗戰活動,擔任通訊員、保衛員。所在海上中隊承擔攔截日本船隻海上交通、保衛漁民生產等任務,共剿滅敵船8艘,炸沉走私船4艘;俘虜敵63人,擊斃65人;繳獲各類槍支40餘支,以及醫藥器材等物資。
1946年,在香港大埔捷誠公司雜貨店工作(我黨地下工作聯絡點),負責接待、交通員等工作。1947年12月至1950年10月,在閩粵贛邊縱隊第二支隊人民護鄉團交通站工作,任副中站長。1950年11月至1991年8月,先後在惠陽縣、惠東縣、深圳市工作,曾任惠東縣工業局副局長、深圳紡織工業公司機關黨支部書記。
1991年9月離休返回香港。1999年、2015年受邀參加國慶50周年大會、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大會。離休返港後,積極宣傳抗戰曆史、宣揚愛國精神。
宋其祥(100歲)
家中兄弟5人中3人參軍抗日
參加過長沙保衛戰等戰役
宋其祥(國民黨抗日老兵),男,1925年8月生(100歲),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高壩洲鎮灣市村人
1942年3月從宜都參加國民黨軍隊,在79軍暫6師2團2營3排任戰士。
家中兄弟5人中3人參軍抗日,其三哥作戰時遭日軍飛機轟炸犧牲。
宋其祥先後在湖南澧縣、石門縣、常德、長沙等地抗日作戰,參加過衡陽保衛戰、常德會戰、長沙保衛戰等戰役。在抗日戰場上多次參加尖刀排,執行陣地攻堅任務。特別是1943年10月常德會戰期間,宋其祥作為尖刀班戰士,向日寇頑固工事勇猛衝擊,多次彈藥耗盡與日寇白刃殊死搏鬥,阻滯、殲滅日寇。
1945年9月退役返鄉,先後在生產隊擔任小組長、會計、隊長等職務,為人公道正直,在修建大溪水庫時被推薦負責後勤保障工作。
1957年至1969年宜都修建“幸福渠”灌溉水利工程期間,宋其祥搶著開山鑿石、挖土抬筐,成為建設現場上有名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