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
三大醜聞:前所未有的破壞性幹預
民主黨對川普的攻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通過三起重大醜聞直接顛覆了民主進程。這些事件遠超水門事件的規模,不僅影響了選舉,還動搖了美國政治的根基。
首先是“通俄門”騙局。這起事件源於2016年大選,由希拉裏·克林頓競選團隊推動,並得到即將離任的奧巴馬政府協助。聯邦調查局(FBI)基於一份未經證實的“斯蒂爾檔案”啟動調查,該檔案後來被證明是民主黨資助的虛假情報。這場調查持續22個月,耗費納稅人數千萬美元,不僅破壞了川普的過渡期,還分散了他前兩年任期的精力。特別檢察官穆勒的最終報告在2019年確認,沒有證據證明川普團隊與俄羅斯有勾結,但民主黨媒體仍持續炒作,導致公眾分裂。更多細節顯示,FBI高層如詹姆斯·科米在調查中違規操作,甚至泄露機密信息,這直接違反了情報機構的中立原則。
其次是亨特·拜登筆記本電腦事件。在2020年大選前夕,51名前情報官員簽署公開信,聲稱筆記本電腦內容是“俄羅斯虛假信息”,從而影響了第二場辯論和選舉結果。但事實證明,這是徹頭徹尾的謊言:FBI早在2019年就持有並驗證了筆記本的真實性,內容包括亨特·拜登的商業交易和個人問題。中央情報局(CIA)和FBI的介入,讓情報機構成為選舉工具,這在美國曆史上罕見。更詳細的調查顯示,這些官員中許多人與民主黨有密切聯係,他們的信件被主流媒體如《紐約時報》廣泛引用,誤導了數百萬選民。根據後續民調,如果選民早知真相,選舉結果一定不一樣。
第三起醜聞是隱藏喬·拜登的認知問題。民主黨人和媒體長期否認拜登的健康擔憂,盡管有視頻證據顯示他多次失言、迷路或僵住。直到2024年總統辯論,拜登的表現如《綠野仙蹤》中的邪惡女巫般“融化”,公眾才目睹真相。在此之前,民主黨通過控製媒體敘事和限製拜登公開露麵來掩蓋事實。白宮新聞秘書多次稱拜登“銳利如刀”,但內部報告顯示,早在2021年就有助手擔憂他的能力。這不僅欺騙了選民,還讓國家領導層處於風險中。根據《華爾街日報》的調查,拜登的認知衰退跡象早在2020年就已顯現,卻被民主黨高層壓製,以維持權力。
更多破壞民主的行動:從彈劾到法外幹預
除了這三大醜聞,民主黨還實施了一係列前所未有的行動,進一步證明他們對民主的顛覆。川普被兩次彈劾,這是美國曆史上首次;作為普通公民,他被審判,這打破了總統豁免的傳統;FBI在2022年突襲馬阿拉歌莊園,搜查川普的私人文件,這對前總統而言史無前例。
更極端的是,民主黨在25個州試圖將川普從選票上移除,理由是所謂的“叛亂”指控,盡管最高法院後來否決了這一指控。此外,大選期間發生了兩次暗殺企圖,這在現代美國競選中罕見。民主黨還推動金融限製,試圖讓川普無法從銀行如摩根斯坦利或美國銀行獲得服務,這些行動旨在經濟上癱瘓他。
如果民主黨保有更多權力,他們的計劃更激進:打包最高法院至13名法官、將波多黎各和華盛頓特區升格為州以獲得額外參議員、通過國家選民契約繞過選舉人團,甚至廢除參議院。這些承諾在2020年民主黨平台中已有體現,但因失去國會控製而未能實現。這不是“拯救民主”,而是重塑它以永久鎖定權力。
報應的到來:無力與自食惡果
如今,民主黨發現自己站在紙牌屋的頂端,卻無力回天。他們在關鍵議題上——從邊境安全、犯罪、綠色新政到外交——都處於40%的少數派位置。沒有白宮、國會或最高法院,他們的製度影響力如媒體和學術界也麵臨挑戰。主流媒體的信任度跌至穀底,根據路透社報告,僅有32%的美國人相信新聞來源。民主黨試圖製造新敘事,聲稱需要“更強硬”來應對,但這隻是煤氣燈效應:他們自己早已是最惡毒的破壞者,一切為了短期摧毀川普。
這種行為引發了文化上的回響:報應、因果、以牙還牙。民主黨現在憤怒,因為他們無力,而川普的支持者正以合法方式反擊。這不是意外,而是他們破壞民主的必然結果。
最終,民主不是通過極端手段“拯救”的,而是通過尊重規則和選民意誌來維護。民主黨的故事提醒我們,不擇手段的急功近利往往換來長期的報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