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與德國的合作更為緊密, 德外長訪日:批評中國支持俄羅斯“戰爭機器”

德外長訪日:批評中國支持俄羅斯“戰爭機器”

鑒於地緣政治挑戰,日本與德國的合作更為緊密。德國外長瓦德富爾在東京對日本的鄰國中國作出明確的批評。他還警告北京不要單方麵改變邊界。

與美國的關係正在發生變遷、中國則日益強硬之際, 德國和日本加深雙邊關係。正在東京訪問的德國外長瓦德富爾在與日本外相岩屋毅會晤後表示:“如果我們共同合作,就將能麵對兩國共同麵對的巨大挑戰。”這位基民盟政治家表示:“我們一致認為:歐洲與印太的自由、安全、福祉是緊密相連的。”

瓦德富爾表示,這一點在中國對俄羅斯戰爭機器的支持上尤為明顯。“如果沒有中國的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是不可能的。”他說,北京是俄羅斯最大的軍民兩用物資供應方,同時也是俄羅斯最好的石油和天然氣買主。

瓦德富爾警告中國不要改變邊界

瓦德富爾批評說,中國還多次公開威脅單邊改變南中國海、東海以及台灣海峽現狀、改變邊境以有利於自己一方。“在這一國際貿易樞紐,任何激化都將對全球安全與世界經濟產生嚴重後果。”

瓦德富爾還對德國、日本國防開支作出比較。他說,德國在北約峰會上承諾,未來將經濟產出的5%用於安全與防禦投資;而日本則於2022年就已決定,將國防開支翻一番,展現出遠見。

今年秋天,德國與日本外長將與兩國防長共同會晤,屆時也將涉及網絡領域合作。

瓦德富爾:傳統友誼與挑戰

瓦德富爾表示,德國有“傳統的盟國,與我們關係密切,對我們十分重要,如美國”。他補充說:“不過這一友誼如今也包含新的挑戰。”他說,烏克蘭、加沙地帶的戰爭與衝突以及伊朗可能的核武化“表明,朋友以及天然盟友之間更緊密的合作更為重要”。

瓦德富爾將日本稱為在亞洲的“重點夥伴”。他還表示,德國和日本是世界第三大和第四大經濟體,麵臨共同挑戰。他舉例說,中國新近對稀土出口采取管製,這對日本以及德國芯片製造業帶來同樣的衝擊。他說,日本在經濟安全的議題上是全球領軍者。對德國來說,目前一個確切的事項就是,將供應鏈多樣化,迅速降低對關鍵原材料的依賴性。

岩屋毅:與德國的合作更為重要

岩屋毅表示,國際秩序受到嚴峻的挑戰。日本和德國作為經濟實力強大的民主政體、G7成員國,在亞洲和歐洲都發揮推動力,兩國相互合作的意義日益重要。瓦德福在東京還計劃會晤首相石破茂和多位負責經濟的部長,並在一個和平基金會發表演說。

德新社報道說,瓦德富爾對日本也有特別的青睞。除長年的政治接觸之外,他的女兒在基爾就讀中學時學習日語,曾作為交換生訪問日本。

分析:德國和日本的“印太”政策

日本對早先的和平主義基本立場作出了外交和安全政策調整。為應對中國的霸權姿態,東京致力於“自由、安全的印太”,以維護重要的全球商道開放。日本提高國防開支,加強與美國的軍事合作,與北約在網絡安全、信息戰等領域結成夥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日本對莫斯科實施製裁。

德國2020年起對其亞洲政策進行重新定義,接受日本“印太”的地緣政治概念。柏林加強與日本的防禦合作,如聯合空軍演習、以及聯邦國防軍在東亞加強存在。去年秋,“巴登符騰堡”號護衛艦穿越台灣海峽。德國還與日本交換情報。

與此同時,日本和德國都在尋求對美國遠離自由世界秩序的答案。對雙方而言,美國都是安全政策的依靠。

周二,瓦德富爾將訪問港口城市橫須賀的美軍基地。“執行協調小組”(ECC)在那裏監控有關聯合國對朝鮮製裁的遵守情況,並協調製裁措施的落實。“執行協調小組”是一個多國聯盟,包括日本和德國在內。上次德國防長皮斯托裏烏斯訪問該小組是在2023年3月。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