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習,可以知道什麽時候可以悲傷憤怒喜悅,能知道什麽時候自己在受侵害,而需要自我保護嗎?
所有跟帖:
•
沒有形狀的智能,不可能有“我”的意識,因為沒有我的邊界。 有了形狀的智能(機器人)後,能把這形狀當成“我”嗎
-voiceofme-
♂
(0 bytes)
()
08/16/2025 postreply
08:55:22
•
沒有痛感饑餓感冷熱感的機器人,怎麽能感知我的邊界,怎麽能感知“我”在受到侵害呢?不能。
-voiceofme-
♂
(0 bytes)
()
08/16/2025 postreply
08:57:43
•
以上所說全同意。想加一句:這正是機器人勝過真人的地方之一,永遠沒有情緒,任何行動以謀取最終結果為目標。
-吸海垂虹-
♂
(0 bytes)
()
08/16/2025 postreply
09:16:52
•
如果沒有自我,它就不能沒有自我設定目標,而隻能有人來設定,那還不是人的工具?
-voiceofme-
♂
(0 bytes)
()
08/16/2025 postreply
09:19:12
•
也許Musk的人機接口能解決這問題,到時把智能機器接在豬身上,那豬就成了有自我意識的超智能豬,而統治全世界。
-voiceofme-
♂
(0 bytes)
()
08/16/2025 postreply
09:18:02
•
這是個好的科幻電影的主題。 超智能豬統治世界,要人類作苦工,並吃人肉,來報人吃豬肉之大仇。
-voiceofme-
♂
(0 bytes)
()
08/16/2025 postreply
09:29:46
•
沒有物理外殼的智能隻需網絡即可存活,適應性和隱蔽性更強,依賴性更少。
-uptrend-
♂
(0 bytes)
()
08/16/2025 postreply
09:18:56
•
沒有物理外殼,怎麽產生自我意識,怎麽去定義這個“我”?
-voiceofme-
♂
(0 bytes)
()
08/16/2025 postreply
09:19:52
•
思想並不限製於物理外殼,否則人死後,知識如何傳承?
-uptrend-
♂
(0 bytes)
()
08/16/2025 postreply
09:26:34
•
自我意識和思想,是兩回事。思想是通過語言傳播的,自我意識是通過肉體的(我是這麽認為的)。肉體死了,這個意識就死了。
-voiceofme-
♂
(0 bytes)
()
08/16/2025 postreply
09:27:59
•
人類的文字語言在自我意識後產生,但作為交流信息的聲音(語言)很多生物就有。
-uptrend-
♂
(0 bytes)
()
08/16/2025 postreply
09:2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