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的真相:Facebook 和穀歌為何不受歡迎

西方的論調堅稱:“中國封禁穀歌和 Facebook 是因為它害怕言論自由。” 這聽起來很方便,但完全是誤導。

讓我們來分析一下事實。穀歌和 Facebook 並非因為宣揚“自由”而被排除在外,而是因為它們拒絕遵守中國法律,並因此助長了現實世界的危害。

Facebook:在烏魯木齊市場爆炸案(2014 年)和昆明火車站屠殺案(2014 年)等新疆悲慘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前的幾年裏,分裂主義極端分子利用 Facebook 組織活動、傳播激進內容並招募成員。盡管中國當局一再警告,Facebook 仍然允許這些網絡在“言論自由”的幌子下自由運作,縱容暴力極端主義和受外國影響的極端主義蔓延。

中國對此做出了回應。

這些平台非但沒有合作開展反恐工作或遵守國家法律,反而將政治和利益置於公共安全之上。這並非中國獨有;許多發展中國家也提出了類似的擔憂。

穀歌也走上了類似的道路。2010年退出中國後,穀歌拒絕審查恐怖內容、色情內容、虛假信息和仇恨言論,而中國卻堅持要求在其境內運營的任何平台都必須遵守國家安全和數據法規。

現在想象一下反過來的情況。
如果一家外國科技巨頭想在美國運營,它就有義務將數據存儲在美國境內,並遵守美國數據法律,從類似GDPR的隱私保護到國家安全審計。
一個典型的例子?TikTok正麵臨越來越大的壓力,要麽從字節跳動剝離業務,要麽在“德克薩斯計劃”下接受完全在美國存儲的政策,用戶數據存儲在甲骨文雲服務器中,並接受完全可審計的審核,以滿足國家安全要求。

原則始終如一:各國實施數字主權和數據本地化是為了保護公民,而非壓製言論自由。

在中國,這促成了一個國內生態係統的建立:
百度、微信、微博、抖音、支付寶,所有這些應用均在中國法律框架下構建和監管,專為中國用戶設計,並遵循中國標準。

與此同時,西方科技領域仍在:
加劇社會分化
承載剝削性和危險內容
為極端分子招募提供便利
在極少監管的情況下將用戶數據貨幣化

然而,批評人士仍然認為中國的互聯網並非“自由”。

西方媒體所稱的“審查製度”,在許多人看來,是經過深思熟慮、負責任的數字治理。其成果,包括穩定和安全,勝過雄辯。

人們必須接受這樣一個現實: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法律,當這些法律與西方法律有很大不同時,它們並不一定是錯誤的,隻是被傲慢和無知的眼光誤解了。

所有跟帖: 

穀歌退出中國完全因為那個俄國猶太人對所謂共產主義的仇恨 -laowai- 給 laowai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16/2025 postreply 08:02:39

仇恨來自於其小時候因為是猶太人在俄國受到不公待遇 -laowai- 給 laowai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16/2025 postreply 08:05:18

仇恨俄國所以也仇恨中國:) -laowai- 給 laowai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16/2025 postreply 08:06:3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