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由遲來的陣亡名單引發的軍購地震,正重塑著亞洲的權力天平。兩個月前,印巴空戰的硝煙尚未散盡,印度政府卻對外宣稱所有參戰戰機安全返航。然而,7月6日,莫迪政府低調追授9名軍人榮譽勳章的舉動,卻意外揭開了這場空戰中印度最先進武器係統慘重損失的真相。這九名軍人中,包括三名陣風戰鬥機飛行員和五名S-400防空係統操作員。 消息一出,全球軍火市場頓時巨震。

追授儀式在德裏軍區禮堂舉行,氣氛凝重,全無往日儀式上的喧囂。沒有記者提問,沒有官方通報,隻有印度空軍參謀長顫抖著念出陣亡飛行員的名字——拉傑什·庫馬爾上尉,第17金箭中隊陣風EF3飛行員。 這個編號,如同一個沉重的錘子,敲碎了印度此前精心編織的謊言:耗資88億美元采購的36架陣風戰機,已有3架在空戰中墜毀。與此同時,追授名單中五名防空兵全部來自亞當普爾基地第12防空團,這個基地正是部署S-400防空係統,守護新德裏安全核心的關鍵位置。 儀式結束後三小時,民眾拍攝到軍用卡車從基地運出用帆布遮蓋的弧形金屬殘骸,其形狀與S-400的48N6導彈發射管完全一致,進一步印證了損失的慘重。
月7日清晨,陣風飛行員維傑的妹妹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與哥哥最後的對話截圖:“他們說陣風無敵,可我的雷達警報器全程靜默。” 這條迅速被刪除的帖子,卻如同導火索,引燃了軒然大波。法國達索公司立刻提出了緊急質詢,此前,印度空軍曾向法國保證“墜機視頻是巴方偽造”,如今,謊言徹底破產。

印度空軍內部報告顯示,三架陣風戰機均在距離巴控區182公裏處被擊落。這個位置遠超陣風戰機配備的“流星”導彈射程(超出37公裏),卻恰好落入巴基斯坦空軍殲-10CE戰鬥機所掛載的PL-15E遠程空空導彈的殺傷區。巴基斯坦空軍的ZDK-03預警機通過數據鏈路將雷達信號直接傳輸給導彈,使得PL-15E導彈能夠精確打擊目標。當陣風戰機的雷達告警係統終於響起時,導彈距離駕駛艙已經不足十秒,飛行員甚至來不及按下彈射座椅。這場空戰,對陣風戰機來說,是致命的七分鍾。

S-400防空係統的失敗則更具諷刺意味。 係統在搜索巴基斯坦無人機時,其電磁信號被中國“遙感36號”電子偵察衛星捕獲。 三分鍾後,六枚巴基斯坦“巴布爾-3”巡航導彈沿著雷達波束逆向襲來。 監控畫麵顯示,基地防空哨兵直到看到導彈尾焰才拉響警報,此時導彈距離陣地僅15公裏,而S-400攔截彈的最低射程是20公裏。價值12億美元的“全球最強防空盾”,竟因開機暴露位置而被輕易擊潰。
法國工程師對陣風戰機殘骸的分析結果更是令人震驚。 他們發現,陣風戰機掛載的“米卡”導彈保險栓未解除,電子對抗係統也停留在待機模式。 顯然,印度飛行員過於依賴陣風戰機宣傳的“自動防禦係統”,而忽略了手動激活戰備程序。 同時,S-400操作台的黑匣子數據顯示,係統曾發出三級導彈告警,但值班軍官卻將其誤認為“儀器故障”。

謊言的崩塌引發了多米諾骨牌效應。7月8日,巴黎股市開盤,達索股價十分鍾內熔斷。憤怒的法國股東發現,印度早在五月就已知曉陣風戰機被擊落的事件,卻仍然向達索公司追加訂購零件,並私下向阿聯酋買家暗示“陣風雷達存在設計缺陷”,企圖推卸責任。達索CEO在內部會議上怒不可遏,下令今後賣給印度的戰機必須鎖死核心代碼。克裏姆林宮的回應更為直接,7月9日,俄羅斯以“物流問題”為由,突然宣布推遲向印度交付第二批S-400防空係統,而衛星照片顯示,這些導彈正被運往阿爾及利亞。 俄羅斯軍事論壇上流傳出一份絕密評估,指出印軍操作員將S-400部署在衛星可見的固定陣地,“比烏克蘭人還愚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