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珠山八友”,著名陶瓷藝術家,中國畫家鄧碧珊遇害事件
鄧碧珊(1874一l930),字辟寰,號鐵肩子,堂號晴窗讀書樓,江西省餘幹縣人,前清秀才,“珠山八友”之一,中國陶瓷美術大師。
早年發明陶瓷肖像結畫,以此為基礎,積累了不菲的財富。照相技術日益普及後,鄧碧珊轉型專攻魚藻兼畫花鳥。
1930年7月初,贛東北特委書記唐在剛看到景德鎮敵兵力空虛,隻有相當一個營的兵力,而且凡星期天除站崗的外其他人一律放假,敵人叫“開齋日”。建議紅軍攻占景德鎮。
根據這一情況,方誌敏決定,“開齋日”奇襲江南“錢櫃”景德鎮,解決給養財政困難,以威震敵膽。
1930年7月5日由王近元、徐大妹等人帶路,方誌敏、邵式平親率紅軍獨立團攻打景德鎮。紅軍夜行晝宿,從根據地中心弋陽,強行軍70多公裏,突然出現在樂平鳴山,消滅鳴山煤礦100餘人的礦警隊,第二天行至段家,化裝成敵軍保安團,分四路進軍景德鎮,景德鎮守軍以為“自己人” ,紅軍順利輕取景德鎮。打下景德鎮後繳到槍支上千條,還有許多馬匹和銀兩,使紅軍聲威大振。
方誌敏率領的紅軍獨立團打下景德鎮的第二天,即1930年7月7日,一代藝術大師鄧碧珊被紅軍迫害而死,過早地結束了如日中天的藝術生命, 享年56歲。
據方誌敏的女兒方梅回憶,“值得一提的是,1930年7月,紅軍獨立團攻打景德鎮後,他們“被俘”了很多在景德鎮做生意的英、美、法等國商人,並把他們解往葛源。外國人很有意見,沒有人能與他們溝通,於是以絕食來抗議。這時,方誌敏來了。父親用英語與他們交談,並吩咐做一些好吃的招待他們,父親與他們同吃同住,跟他們宣傳共產黨的政策,說明紅軍不是強盜,不是壞人,而是在為窮人、為老百姓謀幸福。並帶著他們到蘇區的各地參觀,陪他們打球。住了很多天,這些外國人深受感動,認為蘇區很好。最後方誌敏給他們三條去路:願意留在蘇區的留下來,願意回國的回國,願意到景德鎮做生意的就去景德鎮。這些外國商人回國後,給方誌敏寄來很多錢,他們說蘇區建設很不容易。這些錢對方誌敏幫助很大。”
原文參見網址鏈接:http://www.jjszbgs.com/check.asp?nid=528&newtype=3F 柳秋榮:黨史>方誌敏與九江的革命鬥爭
戰後,方誌敏並托邵式平再次向中央蘇區贈送赤金兩箱,白銀48箱。
後來在中華蘇維埃全國第二次代表大會上,毛主席在結論中高度評價閩浙贛蘇區的財政經濟政策。這對方誌敏是極大的鼓舞。
- 2)二打廿八都
1932年4月間,方誌敏領導的紅軍乘江西娜妮贛劇團在廿八都水星廟做戲一個月的機會,派暗探來偵察駐鎮民團和自衛隊人數、武器、行動規律,同時也摸清了當地富戶情況。紅軍暗探化裝成賣水果、劇團工作人員或觀眾,見樓上兩邊坐的女眷,手上帶亮閃閃金鐲子的,就留心打聽。
一個多月後的6月28日,紅軍廣豐獨立團由團長周良瑞、政委吳光丕親自率領,會同遊擊隊、花槍連五百多人,還有大批挑夫,星夜奔襲廿八都。由於民團和自衛隊不堪一擊,紅軍很快便攻下了廿八都。
這一仗除了槍枝彈藥,紅軍還掠走大量食鹽、布匹、現洋等數萬元的財物;中午時分,紅軍又把未逃走的地主、商人及其家屬,不分男女老少共二百多人統統當作 “財神” 綁架到江西去,讓家人拿錢去贖,但有些人贖回來了,有些人則被撕票,有些人更人財兩失。有個叫金慶康的,他當時在讀小學,因為聽到風聲,全家逃到衢州去了,結果他父親開的商店裏的貨物都被搬空了。跟著紅軍來的廣豐遊民,手上緾著紅布,也跟著搶,連籮筐也搶。
同年9月5日,紅軍廣豐獨立團和閩北獨立團又帶著赤衛隊、花槍連第二次攻打廿八都。這次除打死守軍三十多人外,再綁架士兵、地主和富紳三十多人為 “肉票”。繁華了幾個世紀的富饒古鎮從此蕭條、冷落。1933年慕名而來的鬱達夫便目睹了這個“雞鳴三省”古鎮的一派衰敗景象。
廿八都故老對當時“過紅軍”的浩劫記憶猶新,《衢州文史資料》對此亦有記載:
街上貼滿了“打倒國民黨!打倒土豪劣紳!”“工農兵聯合起來!”“列寧主義萬歲!”等標語。楊益豐、隆興源南貨店和楊元亨、金同順布店等二十多家大的商號店堂,全被砸開,門板七零八落,櫃台東倒西歪,籮筐隊忙著裝貨待用。有幾個地主的家眷正在哭爹喊娘。
當年紅軍的口號是“上等人一掃光,中等人不要慌,下等人來相幫”。今年六十一歲的楊展三,他的祖父楊瑞球就是在“一掃光”之列,第一次“過紅軍”時被“紅軍探子”夏娜妮用斧頭劈死。
- 3)師達能夫婦遇害事件
1934年11月18日,項英的中央軍區發來一電,要求紅10軍團合軍一處,由方誌敏、劉疇西、樂少華、聶洪鈞、劉英五人組成軍政委員會,以方誌敏為主席,統一領導全軍團。要以運動戰的方式向外線出擊,以在皖浙邊界創建新的蘇區。全軍團對外仍稱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
1934年11月19日,方誌敏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 由紅十軍團第19師師長尋淮洲及紅十軍團政治部主任劉英等率第19師先行出發,經懷玉山向浙西前進。11月24日,紅十軍團軍政委員會主席方誌敏、劉疇西等人率紅10軍團主力隨後出發“北上抗日”。
12月6日,紅十九師(師長尋淮洲、政治委員聶洪鈞、參謀長王如癡)占領旌德縣城,綁架了美國宣教士師達能和史文明夫婦以及其出生僅2個多月的女嬰愛倫。
紅軍要求他們寫信給所屬教會,索要巨額贖金二萬元,但遭到教會的拒絕。12月8日早晨,紅十九師行軍到廟首,在那裏的一座小山上,紅軍喝令他們跪下,劊子手先用刀從後麵砍下師達能的頭,幾分鍾後,又砍下史文明的頭。當時,師達能牧師年僅27歲;史文明28歲。
《被方誌敏紅十軍團(北上抗日先遣隊)綁票後殺害的師達能牧師夫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4064d101014e5a.html
12月10日,紅十軍團第19師與紅10軍團第20師及21師在黃山東南的湯口會師。
12月14日,紅十軍團在太平縣(今黃山市黃山區)譚家橋伏擊國民革命軍補充第一旅(旅長王耀武),激戰後紅軍反遭失敗,紅十九師師長尋淮洲陣亡。
師達能和史文明夫婦被中共紅軍綁架並撕票砍頭的事件發生後,震驚中國和世界。
在中外輿論的壓力下,中國政府立刻加緊調遣大軍圍剿,將方誌敏、劉疇西率領的紅十軍團主力包圍在方圓隻有15裏左右的懷玉山地區。
次年1月27日,方誌敏、劉疇西率領的紅十軍團主力在懷玉山覆滅,接任紅十九師師長的王如癡被俘,紅十軍團軍團長劉疇西也被俘,兩人均於同年被軍事法庭判處死刑。
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總指揮、紅十軍團軍政委員會主席方誌敏,則於兵敗後逃至懷玉山區的江西省玉山縣隴首村金竹坑,躲藏在柴草堆中,於1935年1月29日(又說1月24日)被搜山隊發現並被捕,同年被軍事法庭判處死刑,於8月6日在江西南昌被執行死刑。
當時一位住在江西省上高 (在南昌市西南約七十五哩)的麥教士(Miss C. McFarlane),寄信給上海內地會,報導當地發生的一件新聞:
「對屠殺史坦牧師夫婦事件須負全責的共黨領袖方誌敏(Fang Tsi-ming),已遭政府逮捕。與他同時被捕的有兩位首領,一姓王(Wang),一姓劉(Liu)。三人在上高街頭遊行示眾,成千上萬居民圍觀,使整個城市奮興起來。」
1935年《千萬中國魂》第60頁「上海通信」報道:「紅軍首領方誌敏1935年一月二十四日在皖南被捕,押解江西,經過上高,八月在南昌被處決。」同期第63頁,主編評論上記載,「政府軍已逮捕四名謀殺史牧師夫婦的紅軍,經軍事法庭審判,即予正法。」
==參考文獻==
《慷慨成仁》--- 戴存義師母(Mary Geraldine Taylor)著. 《慷慨成仁:殉道的師達能夫婦》(凱旋歸家的史坦和蓓蒂“The Triumph of John and Betty Stam"),1935年;中文版:證道出版社,1967年
《千萬中國魂》海思波主編. 中國內地會美洲版《千萬中國魂》(“China's Millions”)1935年版.
中國信徒布道會:《披荊斬棘》(“From Jerusalem to Irian Java" by Ruth A. Tucker,1992年出版)第五集14-15頁「史譚夫婦與中國殉道者」(“Betty and John Stam and China Martyrs")
James & Marti Hefley, By Their Blood—Christian Martyrs of the 20th Century (Milford, Michigan: Mott Media, 1979).
Theodore W. Engstrom, An Hour With John and Betty Stam: Martyred Missionaries to China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43).
Lee S. Huizenga, John and Betty Stam—Martyrs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35).
《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紀念館》講解詞”一文:“與此同時,先行出擊的紅十九師接到與紅二十師在湯口會師的電令後,從浙西昌化穿越皖南在績溪縣境,12月6日一舉攻克旌德縣城,並一度切斷杭州至徽州、蕪湖至屯溪的兩條公路。當時,中共皖南特委向黨中央報告了紅十九師的戰績。”
《旌德縣誌》(安徽省旌德縣人民政府主修總編:田幀葆、歐陽明德,出版社:合肥;黃山書社;1992年版)第215頁;第十三章軍事;第五節兵事紀略;六紅軍先遣隊路過旌德:"1934年12月5日,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紅十軍團第19師約4000餘人,在師長尋淮洲、政委聶洪鈞等人率領下,……12月6日,從白沙挺進旌德縣城。""上午10時左右,……紅軍衝進城內,立即攻占縣政府,打開監獄釋放“政治犯”及無辜群眾68名,並捕獲典獄長和縣府秘書,又在“福音堂”逮捕外國傳教士史密斯夫婦,…" "12月7日,紅軍在鳧山小學(今旌陽鎮一小)召開士兵大會,而後整隊出發,向廟首挺進。紅軍在廟首休整2天,召開群眾大會,宣傳抗日救國,處決了在縣城逮捕的傳教士夫婦等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