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K
紅旗-9B(HQ-9B)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研製的改進型遠程防空導彈係統,廣泛應用於陸軍和海軍(海紅旗-9B),具備防空與反導能力。其係統組成以旅為作戰單位,包含多個關鍵子係統和裝備,以下是其主要組成部分的詳細說明:
1. 作戰單位組織
紅旗-9B係統以旅級作戰單位為核心,一個完整的旅級作戰單元通常由以下部分組成:
- 六個營級單位:每個旅包含6個營級作戰單位。
- 指揮與控製車輛:
- 1輛旅級指揮車:負責整個旅的指揮、協調和作戰管理。
- 6輛營級控製車:每個營配備1輛,負責營級作戰指揮和火控分配。
- 雷達係統:
- 6輛目標照射雷達車(火控雷達):通常為HT-233型相控陣火控雷達,用於目標跟蹤和導彈製導。
- 6輛搜索雷達車:通常為SJ-212型遠程搜索雷達或其改進型,用於遠距離目標探測。
- 導彈發射車:
- 48輛發射車:每輛發射車為8×8重型越野車底盤,配備4個導彈儲運-發射筒,總計一個旅可攜帶 192枚紅旗-9B導彈。
- 輔助車輛:
- 電源車:為雷達和指揮係統提供電力支持。
- 導彈輸送車:負責導彈的運輸和裝填。
- 定位定向車:用於係統定位和校準。
- 誘偏係統(如仿真車輛):用於電子對抗和欺騙敵方偵察。
2. 導彈與發射係統
- 紅旗-9B導彈:
- 彈體特性:彈體呈圓柱形,彈頭為圓錐形,配備4片梯形尾舵。長度約6.5米,直徑約0.5米,重量約1.2噸。
- 射程:最大射程達260公裏(相比紅旗-9的125公裏有顯著提升)。
- 射高:最大攔截高度27公裏,最低攔截高度約15米。
- 推進係統:采用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使用高比衝固體燃料推進劑,動力艙長度增加以攜帶更多燃料。
- 製導方式:複合製導,包括捷聯慣性導航(INS)、中段指令修正(數據鏈上行)和末段主動雷達製導,部分型號可能具備半主動雷達或紅外雙模導引頭。
- 戰鬥部:破片飛散戰鬥部,部分型號可能采用動能攔截器以增強反導能力。
- 發射方式:
- 采用垂直冷發射技術,導彈通過燃氣舵實現快速轉彎,支持360度全向攻擊。
- 每輛發射車配備4聯裝垂直發射筒,展開時間約6分鍾,導彈發射間隔約5秒。
- 火力密度:一個火力單元可同時製導16枚導彈,打擊8個目標,具備多目標攔截能力。
3. 雷達係統
- SJ-212遠程搜索雷達:
- 用於遠距離目標探測,覆蓋範圍可達300公裏,能跟蹤速度低於7馬赫的100個目標。
- 自動進行威脅評估,優先選擇6個最具威脅的目標分配給火控係統。
- HT-233相控陣火控雷達:
- 采用C波段操作,類似於美製“愛國者”MPQ-53雷達,具備高分辨率和快速電子掃描能力。
- 可同時跟蹤64批目標,具備8個通道,支持同時製導16枚導彈打擊8個目標。
- 抗電子幹擾能力強,適合複雜電磁環境。
4. 其他關鍵特性
- 作戰能力:
- 防空:可攔截作戰飛機、隱身戰機、武裝直升機、巡航導彈、空地導彈等。
- 反導:具備有限的戰術彈道導彈(TBM)攔截能力,射程約1000公裏的近程彈道導彈可被末端攔截。
- 反隱身:通過改進的雷達和導引頭,具備一定的反隱身目標能力,曾在演習中成功“擊毀”模擬隱身戰機。
- 機動性:
- 發射車采用TA5380型8×8輪式底盤,重量21噸,最大車速60公裏/小時,行程650公裏,涉水深度1.1米,適合野戰機動。
- 全天候作戰:係統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反應時間約15秒,適應複雜戰場環境。
5. 與其他型號的對比
- 與紅旗-9的區別:
- 紅旗-9B在製導艙小型化、動力艙加長、新型固體燃料技術等方麵改進,射程從125公裏提升至260公裏,抗幹擾和反導能力增強。
- 與紅旗-9C的區別:
- 紅旗-9C是進一步改進型號,彈體直徑縮小,發射車可攜帶8枚導彈,火力密度翻倍,射程仍保持在125-150公裏,適合中近程目標攔截。
- 紅旗-9C與紅旗-9B可共架發射,增強係統靈活性。
6. 應用與部署
- 陸軍:紅旗-9B是中國空軍地導部隊的主力裝備,用於國土防空和要地防空,2023年東部戰區某部隊換裝紅旗-9B。
- 海軍:海紅旗-9B部署於052C/D型驅逐艦,配備通用垂直發射係統,支持冷/熱發射,增強艦隊區域防空能力。
- 出口:外銷版為FD-2000B(射程250公裏),已出口至埃及、伊朗等國。
7. 總結
紅旗-9B防空導彈係統由指揮車、控製車、搜索雷達車(SJ-212)、火控雷達車(HT-233)、48輛發射車(每輛4枚導彈,共192枚)及輔助車輛組成,配合先進的複合製導和相控陣雷達技術,具備強大的遠程防空、反導和反隱身能力。其垂直冷發射和全向攻擊特性使其在現代防空作戰中具有顯著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