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過去凡是住宅,是非常考慮位置的。也就是“知命者不立於岩牆之下”。建築的風水必須能趨吉避凶。
(這當然是懂得傳統文化的人,現在也一塌糊塗了)。
跨文化心理學研究表明,與東亞文化的人相比,西方文化的人更傾向於關注視覺場景中的焦點對象,而不是周圍的環境或情境。
以下是這種現象的原因和理解:
分析性思維 vs. 整體性思維:西方文化傾向於分析性思維方式,強調關注個體對象,分析其屬性並對其進行分類。相比之下,東亞文化更傾向於整體性思維方式,注重理解情境、對象之間的關係以及整個信息領域。
文化價值觀與實踐:這種差異被認為源於文化價值觀與實踐。西方文化強調個人主義和個人自主,注重自我和獨立個體。而東亞文化則更具集體主義色彩,重視社會和諧,鼓勵關注更廣泛的情境和人際關係。
研究證據:
1. 眼動追蹤實驗:結果表明,美國人更關注場景中的焦點物體,而中國參與者則更關注背景。
2. 場景描述與記憶:美國人傾向於聚焦於中心物體來描述場景,而日本參與者則結合其背景進行描述。
3. 環境關注:西方社會的文化價值觀重視個人信仰並鼓勵其表達,因此他們關注個人的環境問題,但總體而言,美國人對環境問題的關注程度低於大多數其他國家的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