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大米國外進口有限額, 其中從美國每年進口幾十萬噸
所有跟帖:
•
所以造成了日本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啊。美國對日本車有限額嗎?這個限額和大米的價值對比,該是多少?
-咲媱-
♀
(0 bytes)
()
07/07/2025 postreply
11:22:50
•
大米交易量和汽車比沒有可比性。老川對大米和美國車的一些說法就是糊弄頭腦簡單人的。其中汽車逆差相當大原因是美國車自身問題。
-dakinglaile-
♂
(0 bytes)
()
07/07/2025 postreply
11:39:10
•
日本米貴,也源於日本農業自身的問題,貿易本來就是取長補短。原則上應該順差逆差為零。
-咲媱-
♀
(0 bytes)
()
07/07/2025 postreply
11:44:51
•
多大尺度上“原則上應該順差逆差為零”?自由貿易框架內這個基本上是不可能實現的
-dakinglaile-
♂
(0 bytes)
()
07/07/2025 postreply
11:51:42
•
所以加稅就是調整這個順逆差的手段,差別越大,需要的稅率就越高。不能完全歸零,起碼也要向這個方向前進。
-咲媱-
♀
(0 bytes)
()
07/07/2025 postreply
11:54:52
•
加稅而不是減稅, 這和自由貿易原則以及市場經濟最有效是相矛盾的。 加稅有其必要性,但這是競爭力缺乏下的非市場化行為吧。
-dakinglaile-
♂
(0 bytes)
()
07/07/2025 postreply
12:41:08
•
減稅必須建立在同等規則,同等背景下,如果一個國家用奴隸,一個國家有勞工法,那麽減稅就是不道德的在支持奴隸製進行不正當競爭
-咲媱-
♀
(0 bytes)
()
07/07/2025 postreply
12:46:45
•
有勞工法,環保法的國家,當然競爭力比不上奴隸製,為了更強的競爭力,是不是全世界該改回奴隸製?所以不同製度必須有壁壘。
-咲媱-
♀
(0 bytes)
()
07/07/2025 postreply
12:48:18
•
你這把競爭力下降的鍋簡化為環保的鍋,過於簡單化了,這是選戰時最為政客所愛的策略。
-dakinglaile-
♂
(0 bytes)
()
07/07/2025 postreply
15:0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