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張菁娟】“盡管美國兩黨都在推動美國經濟與中國‘脫鉤’,但其軍工基地仍嚴重依賴中國供應商。”近日,美國國防情報公司戈維尼(Govini)再從美國國防供應鏈的弱點下手,繼續大炒“中國威脅”。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7月1日報道稱,戈維尼的最新研究顯示,2024年,美國九個關鍵領域的主要國防項目中,中國企業約占一級供應商(指直接供應商)的9.3%。
另據美國“Breaking Defense”網站報道,戈維尼首席執行官多爾蒂(Tara Murphy Dougherty)上周(6月26日)告訴記者,如今美國的國防供應鏈極其脆弱,缺乏韌性,與外國供應商的聯係極為密切,“我們試圖量化這一點”。
戈維尼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研究人員分析了美國國防部在航空、海事、C4I(指揮、控製、通信、計算機和情報)、任務支持、核、導彈與彈藥、地麵、導彈防禦和太空領域的支出數據後發現,在導彈防禦領域,美國對中國供應商的依賴程度最高,達11.1%,而在核領域的依賴程度最低,為7.8%。
不過,在核領域的外國供應商中,中國供應商數量最多,達534家,而美國的盟友加拿大和英國分別有405家和366家。同時,研究發現該領域的中國供應商數量較上年增長了45.5%。
各供應商在九個關鍵領域中的占比 Breaking Defense
多爾蒂表示,中國可能在五角大樓的供應鏈中始終扮演一定角色,“我甚至不確定將中國從供應鏈中剔除是否正確”。
報告還從其他方麵強調了對中國的依賴,稱許多武器係統都依賴關鍵礦產,而這些礦產的生產主要由中國主導。報告寫道,“中國近期對關鍵礦產的出口限製凸顯了這一脆弱性”。
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我國的出口管製措施持續升級。
2023年7月,中國商務部與海關總署聯合發布對镓、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製的公告。2024年8月,兩部門聯合發布公告,決定對部分銻、超硬材料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製。
今年2月,兩部門聯合發布對鎢、碲、鉍、鉬、銦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製的公告,對仲鎢酸銨等25種稀有金屬產品及其技術實施出口管製。
4月初,在特朗普政府宣布對華商品征收“對等關稅”僅兩天後,中方出台係列措施精準反擊,除加征關稅外,釤、釓、鋱、鏑、鑥、鈧、釔等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被列入了新一批對美出口管製清單。這限製了美國獲取用於生產導彈、電池和半導體的關鍵稀土材料。
戈維尼曾在4月中旬的報告中分析了美國國防供應鏈的弱點,稱超1900種美國武器係統的關鍵礦產依賴於中國。報告指出,中國加強對關鍵礦產的出口管製可能會衝擊美國四分之三以上的武器供應鏈。
研究人員發現,有8萬件武器零部件使用了銻、镓、鍺、鎢或碲製造,而這些礦物的全球供應均由中國主導,“這意味著(五角大樓)近78%的武器係統都可能受到影響”。
近年來,美國頻繁渲染炒作所謂的“中國威脅”。美國退役老兵今年年初在《國會山報》刊文聲稱,美國實際上已經將軍事供應鏈外包給中國。他還喊話即將就職的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敦促華盛頓和軍工企業確保所謂供應鏈安全。美國情報機構3月發布的一份報告也將中國描述為美國最大的軍事和網絡威脅。
對於美方以上種種,我外交部發言人曾表示,美方年複一年發表這類不負責任、充滿偏見的報告,散布“中國威脅論”,鼓噪大國競爭,不過是為遏製打壓中國、維護自身霸權找借口。正所謂,拿著錘子的人看什麽都像釘子。正所謂,拿著錘子的人看什麽都像釘子。中方奉勸美方不要用自身的霸權邏輯來鏡像中國,不要用過時的冷戰思維來看待中美關係,不要以戰略競爭為名行對華遏製打壓之實,停止渲染中國威脅,以實際行動推動中美關係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