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4日,美國國會眾議院籌款委員會以26票對19票的黨派分界投票結果,通過了由共和黨提出的《2025年稅收與支出法案》。該法案旨在延續2017年《減稅與就業法案》的部分條款,並引入新的稅收減免措施。然而,批評者指出,該法案主要惠及高收入者和富人階層,而對低收入家庭的支持有限,甚至可能帶來負麵影響。
主要內容與影響
* 高收入者受益最大:法案為年收入超過160,000美元的高收入者提供了永久性的減稅措施,包括擴大2017年減稅政策和遺產稅豁免。據分析,收入最高的0.1%人群將獲得最顯著的稅收減免。
* 中產階級獲得有限減免:中產階級家庭將受益於標準扣除額的增加、子女稅收抵免的擴展,以及對小費和加班收入的特定扣除。然而,這些減免措施大多是臨時性的,計劃於2028年到期。
* 低收入家庭麵臨挑戰:許多低收入家庭由於本身不繳納所得稅,無法從所得稅減免中受益。同時,法案對可退還稅收抵免的申領條件進行了複雜化處理,增加了低收入者的申報難度。
醫療補助與社會福利改革
法案提議在未來十年內削減7,150億美元的聯邦醫療補助(Medicaid)支出,並引入新的工作要求,要求有勞動能力的成年人每月至少工作80小時。此外,法案還對營養援助計劃(SNAP)進行了改革,可能導致每月減少300萬人獲得福利。
財政影響與黨內分歧
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的估計,該法案將在十年內增加3.8萬億美元的聯邦赤字。盡管共和黨領導層希望在7月4日之前通過該法案,但黨內對醫療補助削減和州稅地方稅(SALT)扣除上限的提高存在分歧,尤其是來自高稅收州的共和黨議員對此表示關切。
政治前景
該法案目前已提交至眾議院預算委員會,預計將在陣亡將士紀念日前進行全院投票。鑒於共和黨在眾議院僅以220票對213票的微弱多數控製局勢,法案的通過仍麵臨不確定性。民主黨一致反對該法案,認為其加劇了收入不平等,削弱了對低收入和中產階級家庭的支持。
總體而言,《2025年稅收與支出法案》在減稅政策上對高收入者最為有利,而對低收入家庭的支持有限,甚至可能因社會福利削減而受到負麵影響。該法案的通過與否,將對美國未來的財政政策和社會公平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