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悲鳴:中美瑞士談判的各自得分

中美瑞士談判的各自得分

馬悲鳴

中美瑞士談判結束了。雙方各自向本國人民做了匯報。如何看待雙方的各自得分呢?

首先是美國要求中國來談。如果中國來了,這在小粉紅眼裏就是中國答應了川普的無理要求,跪了。所以談判地點不能在美國,隻能選在第三國。這次就是瑞士。

記得當年甲午海戰中國戰敗,清政府求和,兩次派遣代表訪日,都被拒絕。日方當麵跟中方代表說:“你們的李相國”——李鴻章,才有資格來談。後來果然是李中堂親自出馬。

這次美方點名中國的外交部長王毅不能作為談判代表,估計是王毅作風一味窮橫,隻會咄咄逼人,談不出個所以然來。中方也提出美國不能讓納瓦羅參加談判。納瓦羅是被中國製裁的對華強硬派。其實去的是瑞士,中國的製裁權力達不到。

反正是你將我一軍,我就將你一軍。美方代表是商務部長貝森特。中方是副總理何立峰。看起來中方出的是副國級,美方出的是正部級。

談判結果是各自都把過去的關稅去掉,改為對等的10%基本關稅,外加美國課征中國的20%芬太尼稅。10%:30%,為期90天。

誰贏了?我以前說過,“應該”的結果是中國給美國零關稅,美國給中國按照前一年貿易順差比67%計算出的34%,再加20%芬太尼稅,總計54%。而現在這個看起來是中國贏了。除了20%的芬太尼稅,雙方對等的10%等於把去年中國67%的順差率完全抹去了。

另一種說法是,川普號召全世界跟他談;到現在為止隻有英國一家跟美國簽了10%基本關稅。這下中國爭取到了和美國第一號盟友同樣的稅率,自然中國認為是自己贏了。

從另一方麵看,美國已經給了除中國外,所有提出“對等關稅”的國家以90天隻收10%的赦免。這次談判的結果不過是美國讓中國也進入這個90天10%群體中。而美英協議沒有90天的時限。

美國也不能算大輸,不過是暫時放中國一馬。

貿易不公平是新形勢下非常嚴重的國際貿易問題。長此以往,美國將會被世界吸幹。目下暫放中國一馬90天,看看局勢再說。

更何況美國貨架上中國製造的廉價消費品存量減少,價格抬頭,美國也需要這90天來加緊進貨囤積。

記得當年毛主席和蘇聯翻臉。赫魯曉夫說,你們打朝鮮戰爭的錢還記在賬上呢。老毛為了爭一口氣,要還。蘇方說,你們現在正處在大躍進導致的經濟困難時期,可以緩一緩再還。老毛不幹,非要立刻還。

你非要還債,人家也沒理由堅決拒絕。結果造成中國經濟雪上加霜,不但餓死了更多的人,而且偉大領袖還有了推卸自己大躍進責任,發動反修防修,和老大哥翻臉的充分理由。——蘇聯逼債。

無產級階革命導師的行事風格美國總統是做不出來的。不管保護國家長遠利益的理由多麽冠冕堂皇,還是不能少了尋常百姓家的日用雜什。

雖然本次談判看起來美國吃了點虧,但人家主事者不能虧了投自己票的選民生活。這就是無產階級專政和自由民主的根本不同。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