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機器人生產、鈾反應堆更安全替代品的研發以及高科技電動汽車的全球普及方麵遙遙領先——這些隻是這個新興超級大國取得的諸多成就中的一小部分。
與此同時,中國也在軍事領域不斷創新——而這一領域通常被認為由美國主導。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38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最近宣布,他們成功研發出一種手持設備,據稱可以探測隱形戰鬥機。
據香港《南華早報》報道,這款新設備融合了民用電信技術與軍用級雷達靈敏度。研究人員聲稱,它可以以“100%”的準確率探測到隱形信號。
它的工作原理如下:美國隱形飛行器使用一種名為低截獲概率雷達(LPIR)的係統,幾乎可以做到不被發現。 LPIR技術通過多種方法使軍事硬件幾乎無法追蹤,包括在廣泛的頻率範圍內發射大量超弱無線電信號,並進行快速調製。
研究人員聲稱,這種設備能夠以“超高靈敏度和極快的速度”破解這些快速變化的信號,其頻率範圍從“5kHz到44 GHz”(《南華早報》報道)。研究人員表示,即使在電子幹擾下——當探測設備受到高噪聲、高功率信號的轟擊時——這款平板電腦也能以0.4到0.5英寸的誤差範圍定位LPIR設備。
如果它在實際應用中與測試中一樣有效,這可能預示著中美軍備競賽的關鍵時刻。美國在從隱形轟炸機、無人機到核潛艇等各種裝備上都使用了LPIR技術。
作為一款可以從批發商處購買的改裝平板電腦,與高度專業化的軍事硬件相比,這款設備價格極其低廉。
用於製造隱形探測器的手持設備在網上的售價不到68,600美元,這意味著中國軍方可以很容易地將其大規模部署到其部隊,從而有可能降低首次打擊的威脅。與此同時,它所探測的硬件——比如B-2隱形轟炸機——的生產成本可能高達20億美元。
然而,這建立在它確實有效並符合研究人員聲稱的前提上。美國軍方或其眾多技術承包商之一也有可能找到新的解決方案來避免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