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高則恐市場回呼接盤,不追則憂業績繼續踏空。
近期,美股市場在紛紛擾擾中走出了一波出人意料的強勁反彈。標普500指數自4月8日觸底以來,短短一個月內飆升14%。
然而,這輪漲勢的主導者並非華爾街的專業機構,反而是無所畏懼、大舉“抄底”的散戶投資者——機構們此前因對經濟增長放緩和貿易摩擦的憂慮而大規模離場。
手握重金卻踏空行情的機構們,如今正麵臨著被市場“逼空”式的回補壓力,處境頗為尷尬。
散戶無畏搶籌,機構踏空徒呼“看不懂”
這行情太累人了,”Mahoney Asset Management的首席執行官Ken Mahoney的感慨道出了許多機構人士的心聲,“根本沒有劇本可以參考。”
在經濟前景不明和貿易政策變數麵前,專業投資者普遍選擇了謹慎。 Mahoney的公司目前仍持有約40%的現金,但也已在市場的淩厲攻勢下,開始“不情願地”買入一些估值相對便宜的軟體股。
與機構的步步為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散戶投資者的狂熱。
美國銀行的資料顯示,截至5月2日,其個人投資者客戶已連續21周淨買入股票,創下自2008年有資料記錄以來最長的持續買入周期。
如果機構被迫追高,新高就在望了!
啊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