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稱“政治圈外人”的卡尼首戰即勝,4個月逆轉選情 完成了一個堪稱“奇跡式”的政治首秀 !

本帖於 2025-04-29 04:47:02 時間, 由普通用戶 amico 編輯

卡尼首戰即勝,4個月逆襲翻盤,稱將領導一個"強有力的政府"!

自由黨領袖馬克·卡尼(Mark Carney)在他的首次聯邦大選中以微弱優勢勝出,完成了一個堪稱“奇跡式”的政治首秀,不僅挽救了因杜魯多(Justin Trudeau)辭職而陷入低穀的自由黨,還為該黨贏得了罕見的第四個連續執政任期。

 
 

Mark Carney stands on stage with supporters after the results of the Canadian federal election are called.

這位昔日央行行長、曾自稱“政治圈外人”的明星人物,如今將繼續擔任加拿大第24任總理,並領導自由黨政府執政。這一結果,在他四個月前進入政壇之前幾乎被認為是不可能的。

在自由黨於渥太華市中心舉辦的選舉夜晚會現場,當大屏幕顯示CBC預測自由黨贏得本次第45屆聯邦大選時,站在冰球館地板上的支持者們爆發出陣陣歡呼。不過,整晚現場氣氛始終帶有緊張,因為支持者們還在等待關鍵選區計票結果,以確認此次勝選是否能為自由黨帶來眾議院多數席位的“實權勝利”。

截至周二淩晨,全國選票版圖呈現出更明顯的兩極化趨勢——自由黨與保守黨瓜分了主要選票,魁人政團(Bloc Québécois)和新民主黨(NDP)的得票被嚴重擠壓。新民主黨領袖賈格米特·辛格(Jagmeet Singh)甚至丟掉了自己的議席,隨後宣布辭職,結束其長達七年多的黨領生涯。

 
圖源:CityNews

不過初步結果顯示,自由黨可能仍無法贏得多數席位,這意味著卡尼政府將麵臨少數議會的權力製衡,今後在立法過程中可能需依賴規模縮減的魁人政團、新民主黨,甚至是成功連任的綠黨聯席黨領伊麗莎白·梅(Elizabeth May)的支持。

 
Image
圖源:X@korisidaway

在周二淩晨1點後發表的勝選演講中,卡尼並未正麵提及“多數”或“少數”政府的說法,但他向選民與自由黨競選團隊致謝,稱自己將領導一個“強有力的政府”,並承諾會在國會中“與所有政黨建設性合作”。

卡尼說:“我的政府將為所有人服務,也與所有人攜手同行。”

勝選之後,卡尼將肩負起他整個競選過程中反複強調的時代任務。在過去五周,他一直以“理性穩健的經濟管理者”形象出現,回應的是一個由咄咄逼人的美國總統主導、旨在削弱加拿大主權的“世代危機”。

卡尼表示,加拿大人正站在一個“曆史的轉折點”上。

“我們再次處於曆史的轉折時刻,”他說,“我們與美國之間那種持續深化一體化的舊有關係,已經結束。”

“那個由美國主導、二戰以來支撐加拿大發展的全球自由貿易體係——盡管並不完美——如今也已經終結。”

卡尼表示,他將“坐下來”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麵,“討論未來的經濟與安全關係”,並推動包括基礎設施與資源開發在內的政策議程,以增強加拿大經濟的韌性。

他承諾道:“接下來的日子和數月將充滿挑戰,也需要付出一些犧牲。但我們將通過支持工人和企業,共同承擔這些犧牲。”

“我們將傾盡全力,為加拿大爭取最有利的協議。”

本次競選最後階段,自由黨士氣高漲。在上周六於皮爾遜機場一座飛機庫內的大型集會上,多位爭取連任的候選人都表達了“近乎意外”的樂觀情緒。一位競選內部人士透露,團隊雖始終保持謹慎,但“確實預感到我們會贏”。

周一的勝選,正是政治格局因卡尼登場而劇變的直接結果,尤其是在全國性對特朗普加征關稅及並吞言論反彈的背景下。

在過去一年中,保守黨領袖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對杜魯多政府在住房、治安、氣候政策(如碳定價)方麵的持續攻擊,使保守黨長期占據民調優勢。

直到2025年1月,杜魯多在黨內爆發不滿情緒後突然宣布辭職,引發黨內接班人競選。卡尼終於結束多年傳聞,正式參政,並在3月14日以壓倒性勝利取代杜魯多出任總理。

此後,卡尼逐步掌握了黨內話語權,不僅提升了自己的法語能力,還以“技術型政策控”的風格建立個人形象。

在4月28日宣布大選之前,卡尼取消了消費者碳定價,並承諾廢除杜魯多政府計劃中的資本利得稅納入率上調。他承諾的自由黨經濟計劃包括1290億加元的新支出與減稅政策,預計將帶動數千億加元的經濟增長,以強化加拿大在美加關係動蕩中的抗壓能力。

在整個競選過程中,卡尼不僅是在與保守黨領袖較量,更是在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壘”。周一選民投票當日,特朗普再次在社交媒體上發文,重複他想讓加拿大成為美國一部分的言論,引發全國關注。

在競選最後一周的多場集會上,卡尼頻頻使用冰球比喻,並憑借經濟學背景向選民保證,加拿大可以“贏下這場與特朗普的貿易戰”——這場貿易戰威脅著數千億加元的經濟活動與數萬個加拿大就業崗位。

他將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描繪為一個“敵意國家”,呼籲加拿大人認真對待特朗普關於“取消邊境、吞並加拿大”的言論。

就在上周末,卡尼表示,他認為特朗普正試圖通過“經濟施壓”將加拿大納入美國版圖,以便美國可以獲取加拿大的土地、水資源與能源資源。

他在周日橫跨全國的競選衝刺中,在埃德蒙頓(Edmonton)對人群說:“美國在試圖擊垮我們,好讓他們擁有我們。”

“就像冰球比賽一樣——我們會贏。”

博勵治祝賀卡尼贏得勝選

 
圖源:CTV News

保守黨領袖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則對卡尼贏得勝選表示祝賀。

“加拿大人選擇了一個幾乎票數打平的、微弱的少數政府。因此,我祝賀卡尼總理領導這個少數政府。”

博勵治補充說,保守黨將繼續監督政府的施政表現,但在應對特朗普關稅問題上,會與政府合作。

“保守黨將與總理及所有政黨合作,共同捍衛加拿大利益,爭取達成一項新的貿易協議,終結這些關稅,同時維護我們的主權和加拿大家庭的利益。”

辛格辭職,新民主黨恐丟官方政黨地位

 
圖源:CTV News

賈格米特·辛格(Jagmeet Singh)表示,他對今晚新民主黨(NDP)的選舉結果感到失望,但對黨的未來仍抱有希望。

“我們沒能贏得更多席位,我對此感到失望,但我對我們的運動並不感到失望,”辛格說,“我相信我們永遠會選擇希望而不是恐懼,選擇樂觀而不是絕望,選擇團結而不是仇恨。”

他補充道:“我們不會就此離開。”

辛格已在卑詩省本那比中選區(Burnaby Central)敗選,並宣布辭去新民主黨黨領職務。

他在周一晚上的敗選演講中表示:“我將在臨時黨領任命後正式卸任,”

辛格的敗選隻是新民主黨遭遇的多項重大失利之一。截至目前,新民主黨僅在8個選區贏得或領先,這一數字低於保住聯邦官方政黨地位所需的最低議席門檻。

另據預測,魁人政團領袖伊夫-弗朗索瓦·布蘭謝(Yves-François Blanchet)成功連任其魁省Beloeil—Chambly選區議員,綠黨共同領袖伊麗莎白·梅(Elizabeth May)也在卑詩省溫哥華島的Saanich—Gulf Islands選區順利連任。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