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強力反製美國關稅之際,美國《外交事務》雜誌網站刊登美國前常務副國務卿庫爾特·坎貝爾(Kurt Campbell)和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中國戰略倡議”主任杜如鬆(Rush Doshi)署名的文章,警告美國政府不要“低估中國”,同時呼籲美國拉攏盟友,構建“新的聯盟”來對抗中國的挑戰。
文章稱,當前美國對中國的看法已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即從認為中國會超越美國的悲觀情緒中轉向了過度自信,覺得中國不可能超越“上升中的美國”。而這極有可能“危險地低估”了一個世紀以來唯一GDP超過美國70%的競爭對手的實力。
“在關鍵指標上,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文章指出,在經濟方麵,中國擁有美國兩倍的製造能力;在技術上,中國在從電動汽車到第四代核反應堆等多個領域都占據主導地位;在軍事上,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海軍,造船能力是美國的200倍,導彈庫存也大幅增加,還擁有最先進的高超音速武器。
文章指出,盡管中國也麵臨著各種挑戰,但這並不足以演變成戰略劣勢。而且,過於強調中國的弱點有可能低估中國的規模和能力。在與競爭最相關的指標上,中國的實力遠超美國過去的任何競爭對手。
文章提到,一些分析人士認為,美國衰落論是一種風險,可能成為“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這種警告雖說不無道理,但真正的危險不是衰落論,而是自滿心態。後者會導致美國缺乏戰略意圖,無法推動集體行動來應對中國的挑戰。
“實際上,美國——尤其是在唐納德·特朗普總統時代——可能高估了其單邊力量,低估了中國的應對能力。”文章寫道。
文章提醒道,如果美國未能與其他盟友共同追求“規模”,或者幹脆撤回西半球並破壞聯盟,那麽在未來的競爭中將輸給中國,美國會重蹈英國的覆轍,發現自己被一個規模空前的強國所削弱;美國將變得更弱、更貧窮、影響力更小。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china/underestimating-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