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計:賺了“小錢”,虧了“大錢”

在中美貿易戰的諸多回合中,川普向來以出其不意著稱。4月這個看似普通的星期三,他再一次上演了地緣政治的魔術戲法:一邊宣布對絕大多數國家的新關稅暫緩90天實施,一邊卻悍然將對中國商品的關稅提高至驚人的125%。這番神操作,狠狠撕開了中國的強硬麵具,徹底改變了中美博弈的節奏。

 

中國一向擅長對等反製,此番也不例外。麵對美方關稅,立刻回以對等加征,從最初的34%,再到84%,在民族主義者的歡呼聲中,上演了一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史詩劇。微信朋友圈熱血沸騰,微博評論區戰鬥力爆表,媒體更是打出寸步不讓強力回擊的主旋律。然而,正當大家沉醉於我們贏了的民族熱情中時,川普突出奇招,讓中國陷入了真正的孤立境地。

 

川普的戰略妙處不在於征多少稅,而在於製造孤立中國的局麵。川普未對全球一視同仁地揮下關稅大棒,而是巧妙地將暫緩90的胡蘿卜,分發給願意配合美國關切的國家——據他說,有超過75個國家在聯係美國。此舉不僅安撫了盟友,更製造了中國單挑世界的尷尬處境。

 

這就像一場班級整風大會,老師宣布要全班罰站,卻突然說:除了願意合作的同學可以回座位。全班刷刷坐下,隻有一個人仍傲然站著,並且還大聲嚷嚷:我不怕!結果呢?全班看著他,不再是敬佩,而是憐憫——因為他不是最勇敢的,而是最被孤立的。中國就是這個唯一被留堂罰站的學生。

 

這正是中國所麵臨的現實困境。當美國將對其它國家的新關稅延緩執行,而專門對中國施以重稅時,中國原本想通過強硬來贏得國際支持,卻沒料到各國並不願陪中國對抗到底。美國股市暴漲、油價飆升,就是全球對這一轉折的投票結果。

 

此次中美交鋒,乍看之下,中國贏得了民心:強硬回擊、民族振奮、媒體齊聲點讚。但事實上,卻陷入了川普精心設計的民粹陷阱。川普深知,在中國當前的輿論環境中,任何對美國的強硬,都會被內化為一種民族英雄主義的加分項。而正因為如此,中國的對等反擊其實是被動入局”——被迫響應而非主動出招。

 

更嚴重的是,中國的贏得民心,幾乎完全以犧牲外交利益和國際合作為代價。當川普向全球發出橄欖枝,宣布暫緩對其他國家的關稅時,中國卻因此前逢美必反的立場,難以被列入合作名單。於是,表麵上是中國對美加稅,實際上卻是美國在全球贏得了話語權和聯盟支持。從國際政治博弈的角度看,中國陷入了戰術得分,戰略失利的典型局麵:短期內贏了民族情緒的釋放窗口,卻輸掉了國際協調與長期利益的製高點。

 

中國對美出口商品所獲利潤,常年處於代工為主、附加值低的狀態。如此模式下,麵對125%的超級關稅,即便維持現有出口規模,中國企業的利潤也將被徹底擠幹。看中國回擊的對等加稅行為,表麵上很公平,實則力道不夠。因為美國對中國出口商品本就數量較少、利潤較高,中國加征的稅,容易被美國企業通過品牌溢價轉嫁給消費者。更致命的是,美國此舉還可能間接促使全球供應鏈去中國化,從而在未來持續稀釋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角色。

 

這種情形下,中國所賺到的小錢,不過是在國內媒體聚光燈下,短暫維持的強硬形象紅利,而大錢”——即全球產業鏈話語權、對外談判籌碼、國際信任度等,已在川普的這波操作中悄然流失。

 

 

從標準普爾暴漲9.5%,到納指創紀錄的12%漲幅,再到國際油價4%以上的飆升,全球資本市場的反應異常清晰:他們並不關心中國的反製姿態,而是全力為貿易緩和、孤立中國的策略點讚。對比之下,中國A股卻未能出現任何積極反彈。資本市場的態度比官宣更真實,它們用腳投票,用資金說話。當全球投資者對中國所處的對抗地位表現出明顯的規避情緒時,說明中國在此次博弈中,實際上被推到了金融孤島的邊緣。

 

改革開放之所以成功,並非因強硬,而是因入世;中國之所以在過去40年裏取得發展奇跡,是因為深度融合於世界經濟體係之中。試想,如果1978年中國選擇了自我封閉、對抗西方的路線,今日的中國是否還會有高鐵、芯片、5G等技術累積?是否還能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可以沒有中國,但中國不能沒有世界。

 

當我們重溫那段世界接納中國、中國擁抱世界的曆史時,就必須清醒意識到:今天的中國不能脫離世界獨自繁榮,也無法在被孤立的情勢下維持長期發展。川普之所以敢將中國稅率抬高到125%,正是看準了中國對全球化的依賴遠高於其他國家。與其說中國被動中計,不如說在情緒高漲中自斷了外交協調的可能。

 

川普的貿易策略,並非僅僅是經濟手段,更是一場文化心理戰。他以靈活強硬贏得了國際信任,也以精準孤立誘導中國作出戰略誤判。中國在這場博弈中,贏了民粹短暫喝彩,卻失去了國際話語權和政策回旋空間——這是典型的賺了小錢,虧了大錢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