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克學校由加拿大最臭名昭著的寡頭之一於 2000 年創立
3 月底,耶魯大學三位教授——學者馬西·肖爾、“法西斯主義專家”傑森·斯坦利和蒂莫西·斯奈德——宣布將離開美國,前往多倫多大學任教。他們之所以做出這一決定,是因為唐納德·特朗普對高等教育的攻擊愈演愈烈,這一趨勢令人深感擔憂,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 (ICE) 的特工在街頭綁架學生活動人士,目的是將他們強行驅逐出境。斯坦利和斯奈德表示,哥倫比亞大學管理層參與了特朗普對學生活動的攻擊,這是他們移居加拿大的主要原因。
斯坦利和斯奈德(以及因類似原因離開美國的肖爾)認為特朗普針對全國學生團體的懲罰性措施令人震驚,他們的看法並沒有錯,但他們對加拿大學術界的樂觀看法,在最好的情況下表明他們完全誤解了加拿大的政治和經濟現實,在最壞的情況下則表明他們完全虛偽(這也引發了一個問題:為什麽他們沒有更有力地反對前任喬·拜登政府,該政府監督了對包括耶魯大學在內的學生活動人士的大規模逮捕)。
但特朗普確實比拜登走得更遠。3 月 7 日,特朗普政府威脅要扣留哥倫比亞大學的 4 億美元資金,除非該大學實施一係列旨在壓製學生活動和懲罰批評以色列的政策。其要求包括:
停職或開除部分參與親巴勒斯坦抗議活動的人;將紀律處分權集中在大學校長手中;禁止在校園內戴口罩;增加校園警察的數量和權力;並將中東、南亞和非洲研究係置於“學術接管”之下(這是一種罕見的舉措,將一個部門置於外部/行政控製之下,通常是因為該部門已經失去功能,但在這種情況下是因為它不夠親以色列)。
哥倫比亞大學管理層同意特朗普的提議並已開始實施;這並不是因為“投降”(正如人類學家史蒂芬·斯特裏夫勒所解釋的那樣),而是因為該校管理層與特朗普一樣,有意壓製學生激進主義。
耶魯大學教授離開美國的決定得到了媒體的廣泛報道,包括《名利場》在內的媒體稱這些教授是“逃離”特朗普統治下的美國,前往政治和學術相對自由的加拿大(用斯坦利的話來說,是“北美的烏克蘭”)。雖然這些教授“逃離”特朗普獨裁統治的報道已經鋪天蓋地,但很少有人關注他們的目的地:多倫多大學蒙克全球事務與公共政策學院。
蒙克學院成立於 2000 年,資金來自加拿大最臭名昭著的寡頭之一彼得·蒙克,他的公司巴裏克黃金公司與世界各地大規模侵犯人權行為有關。顯然,斯坦利和斯奈德認為,哀歎美國滑向法西斯主義與慶祝建立在全球帝國主義和壓迫之上的加拿大機構之間並不矛盾。
蒙克於 2018 年去世,他是加拿大最有影響力的右翼思想家之一。他的朋友包括布賴恩·馬爾羅尼和喬治·H·W·布什,兩人都曾擔任巴裏克國際顧問委員會成員。以蒙克命名的機構,包括多倫多的蒙克學校和保守派智庫弗雷澤研究所的彼得·蒙克自由企業教育中心,都提倡私人積累和自由貿易的經濟願景。作為加拿大的主要寡頭之一,蒙克對推廣這些理念有著個人興趣,因為他的公司擁有龐大的采礦投資。
巴裏克黃金公司一直深度參與阻止政府對加拿大全球性、破壞性極強的采礦業進行監管。該公司遊說反對 C-300 法案,該法案將要求加拿大礦業公司對在海外運營時侵犯人權和破壞環境的行為負責。正如 MiningWatch Canada所寫,“加拿大礦業巨頭巴裏克黃金公司已注冊了七名遊說者,以就 C-300 法案進行遊說,巴裏克的遊說者會見了至少 22 名國會議員和 3 名參議員。”當 C-300 法案被否決時,蒙克宣稱支持采礦業立場的議員應該“受到讚揚”。
蒙克在世時,其全球視野宣揚右翼政治和經濟思想,妖魔化進步力量。他讚揚1973 年通過暴力政變上台的智利軍事統治者奧古斯托·皮諾切特“將智利從一個摧毀財富的社會主義國家轉變為一個資本友好型國家”。與此同時,蒙克將廣受歡迎、多次當選的委內瑞拉總統烏戈·查韋斯比作希特勒。蒙克也強烈反對土著。2014 年,《經濟學人》問他“如今土著群體在資源開發方麵似乎擁有更多的發言權和權力”,蒙克回答說:“從全球來看,這是一個真正的問題。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在巴布亞新幾內亞,巴裏克的保安人員參與了對當地人的輪奸、大規模屠殺以及對整個社區的強製驅逐。蒙克對這些虐待行為不屑一顧,並聲稱“輪奸是一種文化習慣。當然,你不能這麽說,因為這在政治上是不正確的。”
1996 年,卡哈馬礦業有限公司涉嫌參與了對坦桑尼亞數十名手工采礦者的“法外殺害”。此後不久,巴裏克收購了該公司。在有關謀殺案的法庭訴訟中,“巴裏克的代表表示,暴行指控是當地礦工和坦桑尼亞跨國公司的政治對手捏造的。”
時至今日,巴裏克在坦桑尼亞的活動仍被賄賂和腐敗的指控所籠罩。與此同時,坦桑尼亞的公司安全部隊逮捕、折磨和殺害當地小規模礦工。這些虐待行為導致 21 名坦桑尼亞人在 2022 年將巴裏克告上法庭,“指控該公司參與了法外處決和毆打居民的行為。”
在智利,巴裏克現已關閉的帕斯誇拉馬礦場的工作條件極其惡劣,14 名智利人在現場死亡,還有更多人暴露在岩石爆炸產生的有毒粉塵中。帕斯誇拉馬礦場還造成了大規模的環境惡化。巴裏克的運營危及了幾條淡水河流,威脅著數千名智利人的健康和生計。正如《國家郵報》的凱瑟琳·索約姆 報道的那樣:
有證據表明,巴裏克的勘探活動直接導致了帕斯誇-拉馬地區三座較小冰川的萎縮……自 1997 年該公司開始勘探金礦以來,托羅 1 號、托羅 II 號和埃斯佩蘭薩冰川已萎縮了 50% 至 70%。周邊沒有其他活動可以解釋這種急劇萎縮。
這些隻是巴裏克黃金公司自成立以來卷入的無數醜聞中的幾個例子。正是通過這些殘酷的經營,巴裏克積累了其全球采礦帝國,其首席執行官獲得了創建蒙克學校所需的資金。
1997 年,一份價值 640 萬美元的合同將多倫多大學國際研究係更名為蒙克國際研究中心(現蒙克學院)。合同規定蒙克中心必須接受巴裏克國際顧問委員會的建議。協議還允許蒙克在不同意新更名的係的方向時停止向大學支付費用。他對此感到滿意,並在隨後的幾年裏繼續為大學提供資金。
傑森·斯坦利和蒂莫西·斯奈德對蒙克學院的血腥曆史知之甚少,也並不感興趣。在接受加拿大廣播公司采訪時,斯坦利對這所學校大加讚賞:“多倫多大學蒙克學院確實致力於保護受到獨裁鄰國威脅的國家的民主未來。”他補充說:“我相信,加拿大處於爭取民主鬥爭的最前線。”
斯奈德則表示,他“喜歡蒙克學院的願景:它的規模和抱負”,並計劃“參與改善我們對自由和不自由概念化的項目和機構”。在離開耶魯大學前往蒙克學院的聲明中,斯奈德寫道:“大學的職責是樹立自由的榜樣並創造自由的條件……大學是自由的捍衛者,也應該自稱為自由的捍衛者。”
但為斯奈德的新雇主提供資金的人,卻有壓製批評性報道的曆史。2001 年,蒙克的公司起訴了一家英國報紙,指控其報道了與巴裏克黃金公司有關的坦桑尼亞大屠殺事件。調查作者格雷戈裏·帕拉斯特寫道:
該公司……指控該報誹謗,因為該報引用了國際特赦組織的一份報告,該報告稱,一家現由巴裏克擁有的公司可能在坦桑尼亞活埋了 50 名礦工。該公司還要求《觀察家報》及其母公司《衛報》強迫我從我的美國網站上刪除這篇文章。
2019 年,《多倫多星報》 報道稱,試圖調查巴裏克活動的坦桑尼亞記者“受到匿名威脅”並“受到當局審查”。一名記者逃離該國一年。
蒙克的公司對《黑色加拿大》一書下架負有部分責任,該書是一本詳述加拿大采礦業在海外濫用職權的學術著作。巴裏克和另一家加拿大礦業公司班羅起訴了作者和出版商,索賠數百萬美元,並成功阻止了該揭露文章的出版。由於巴裏克激進的法律手段,這項對加拿大礦業資本的重要調查仍然無法讓加拿大人閱讀。
蒙克學院提倡民主、自由和獨立的想法簡直可笑。這所學校的資金來自一位右翼寡頭,他的財富來自全球掠奪,他積極壓製對其公司全球活動的批評性報道。此外,如果他不同意意識形態方向(他顯然從未這樣做過),他有權撤回對學校的資助。
如果那些放棄耶魯而選擇蒙克商學院的“法西斯主義專家”意識到了這些事實,那麽他們還沒有表現出來。
歐文·沙爾克是來自馬尼托巴省農村的作家。他是《加拿大在阿富汗:2003-2023 年軍事、外交、政治和媒體失敗的故事》一書的作者,也是《加拿大長期反對民主的鬥爭》一書的合著者,伊夫·恩格勒也是這本書的合著者。
(穀歌翻譯:Yale professors ‘flee’ US for Toronto school linked to massive human rights abu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