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次位麵】作者:天狼
最近,沈飛“六代機”新的清晰試飛照終於再次曝光,全新角度各種細節一覽無餘,外形科幻、氣動激進、軍迷們直呼“顏值爆表”。當然,根據網上傳聞這款“六代機”還有個響當當的代號——殲-50。雖然這個編號尚未官宣,但民間早就這麽叫開了。更重要的是,從目前披露的信息來看,殲-50極有可能是我軍首款真正意義上的六代艦載機,更可能在未來直接登上福建艦、甚至中國下一代核動力航母。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聊這款“高顏值、高潛力”的殲-50,它到底牛在哪?未來又有什麽值得期待的?

▲網傳殲-50最新試飛照(圖源見水印)
首先從外形上看,殲-50的整體氣動布局可以用兩個字概括——激進。蘭姆達機翼+一體式邊條前翼+全動式翼尖,這種三合一的布局,已經不能用“先進”來形容,隻能說“有點科幻”。蘭姆達機翼自帶極佳的升力效率,配合一體化機身結構,有利於全向隱身。而且那全動翼尖設計,目前已經確定可以縱向擺動,未來是否還能橫向調節尚不可知,但潛力巨大。
此外,殲-50還使用了二元矢量噴管——這就意味著它比傳統的軸對稱矢量更強調隱身性能。雖然機動能力上略有犧牲,但在空戰中優先“不被看見”,才是六代機的最大優勢。連俄羅斯現在也悄悄放棄“軸對稱崇拜”,開始測試自家的二元噴管,說明這條路沒走錯。

▲網傳殲-50最新試飛照(圖源見水印)
別看隻是幾張照片,細節透露的技術含量相當高。殲-50的進氣道位於兩肋,采用類似於DSI(無附麵層隔道)結構,這種設計可以減少雷達反射麵,提高隱身性能。再看座艙布局,目前推測是單座——這意味著它很可能就是空優作戰的主力平台,類似F-22那樣專注於“製空權”。
更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側彈艙設計。從起落架和彈艙位置推斷,這貨能塞下霹靂-15級別的中距導彈不是問題。至於有沒有能力攜帶更大型空地彈藥,還有待觀察,但最起碼在空戰格局中,它的火力是“不虛”的。另外,還有傳聞它將配備大型相控陣雷達、側向陣列雷達以及高孔徑光電探測係統。別忘了六代機的目標是“全向感知”,不僅能打,還要“看得見、聽得懂、反應快”。

▲殲-50和殲-36同框想象圖
現在大家最關心的就是——殲-50到底和殲-36誰更強?這其實就像問你在MOBA遊戲裏是更喜歡戰士還是刺客?殲-36體型更大、采用三發動機、具備超遠打擊能力(彈艙裏能塞高超音速武器那種),更偏重於“殲轟”的定位,甚至能擔負戰略打擊任務。它是個全能戰士,能遠程打擊、還能帶著一群“忠誠僚機”指揮作戰。
殲-50則小巧靈活,走的是“空優+隱身+機動性”的路線。從氣動設計、噴管選擇、進氣道細節再到彈艙安排,可以看出它的目標是:“不讓你看到我,但我能先看到你、先打你。”這是一種F-22的思路——空戰刺客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