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國集體反擊川普!“關鍵時刻”已到
歐盟委員會主席 馮德萊恩:我們對此深表遺憾,歐盟必須采取行動保護消費者和企業。歐盟當日采取的反製措施是強有力的,也是適度的。與此同時,歐盟始終對談判持開放態度。
日前,西班牙外交大臣阿爾瓦雷斯表示,鑒於美國總統川普發動的貿易戰可能影響歐盟,他表示歐盟有“堅定的決心和手段”以“保護”自己免受加征關稅的影響。阿爾瓦雷斯稱,西班牙的立場非常明確,那就是捍衛貿易自由,做出對公民和企業而言最有益的決定。
根據歐盟委員會12日發布的公告,歐盟對美國加征報複性關稅將分兩步走,第一步是4月1日起,恢複2018年和2020年為回應當年美國鋼鋁關稅而加征的報複性關稅,覆蓋美國輸歐船隻、摩托車乃至波本威士忌等,涉及產品總值約80億歐元。
第二步是4月中旬起,在與利益相關方和歐盟成員國進行磋商後,將對更多美國輸歐產品加征報複性關稅,擬覆蓋美國輸歐牛肉、海鮮、奶製品及家電、紡織品等,涉及產品總值約180億歐元。
德國總理朔爾茨12日表示,美國的關稅政策是錯誤的,歐洲將會對此作出“強有力的回應”。
德國總理 朔爾茨:如果現在加征關稅,這將對美國經濟造成最大的損害,但關稅也會傷害其他人。因此,歐洲的答案是明確的,我們必須利用我們的力量作出強有力和適當的回應。

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Antonio Costa)3月12日到訪德國,與即將卸任的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共同舉辦新聞發布會。(Reuters)
英國首相施紀賢12日稱,對美國關稅政策“感到失望”。施紀賢稱,英國將采取務實態度,與美國就貿易協議進行談判。英國商業和貿易大臣喬納森·雷諾茲當天也表示,美國鋼鋁關稅政策“令人失望”,但英國政府為了國家利益,會“毫不猶豫地”作出回應。
法國政府發言人普裏馬12日表示,美國鋼鋁關稅將首先影響“美國公司的生產力”和美國的就業,並導致美國的通貨膨脹。但如果貿易戰持續,最終自然會影響到歐洲消費者,因此歐洲將繼續與美國政府談判。
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12日表示,美方決定“完全不合理”,澳洲將繼續與美方磋商,爭取獲得關稅豁免。
澳洲總理 阿爾巴尼斯:川普政府的這一決定完全不合理,關稅和升級貿易緊張局勢是經濟自殘行為,會導致經濟增速放緩,通脹上升,這些都將由消費者來承擔。

林芳正2024年9月3日召開記者會。(Youtube@yoshimasa-hayashi)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12日就美國政府實施鋼鋁關稅表示遺憾。林芳正稱,日本將對相關措施的具體內容以及對日本的影響展開詳細調查,並與美方保持密切磋商。
加拿大財政部長多米尼克·勒布朗、外交部長梅拉妮·喬利、工業部長商鵬飛於當地時間3月12日在渥太華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從當地時間3月13日0時01分開始,加拿大將對價值298億加元的美國商品征收關稅。這是對美國從12日開始對加拿大鋼鋁征收25%懲罰性關稅的反製措施。
墨西哥總統辛鮑姆表示,墨西哥待4月2日再對川普關稅做出反擊。4月2日是川普政府計劃對貿易夥伴實行所謂“對等關稅”的日期。
據新華社,川普2月13日簽署備忘錄,要求相關部門確定與每個外國貿易夥伴的“對等關稅”。他3月3日表示,“對等關稅”將於4月2日生效。

圖為2025年3月12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會見記者。(Reuters)
當地時間3月5日,墨西哥總統辛鮑姆表示,墨西哥正處在“關鍵時刻”,美國加征關稅問題將影響墨西哥的未來,墨西哥不會屈服。她還表示,如果有必要,墨西哥將會尋找其他貿易夥伴,以捍衛國家主權,保護墨西哥民眾和企業利益。
外媒:美關稅政策在經濟上行不通
英國《經濟學人》11日刊文指出,美國政府針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征收高額關稅,正對美國製造業造成顯著衝擊。
德國《經濟周刊》日前刊文稱,美國政府指望通過加征關稅來平衡美國的貿易逆差,這在經濟上行不通。文章稱,川普在第一任期內曾對重要貿易夥伴加征關稅,期望消除美國的貿易逆差;但在那個任期的四年中,美國商品出口額每年都低於進口額,赤字也一直居高不下。智庫美國行動論壇的統計結果表明,那四年,保護主義政策每年給美國消費者造成約570億美元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