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提議可能是烏克蘭作為主權國家生存的最後真正機會。

2022年初,烏克蘭首次接近達成停火協議。在2月至3月的談判中,其外交團隊認為他們達成了一項協議,後來被稱為伊斯坦布爾協議。

整個2022年,眾多調停者試圖彌合兩國之間的差距。其中包括俄羅斯寡頭羅曼·阿布拉莫維奇和美國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後者在3月初聯係了澤連斯基總統,提供幫助。

 

利用他在克裏姆林宮的聯係,馬斯克與澤連斯基進行了兩次通話,並向莫斯科轉達了從馬裏烏波爾建立人道主義走廊的請求,這座城市因俄羅斯的持續炮擊而遭受重創。

 

這些走廊在一天內就建立起來了,盡管當時有無數組織和調停者提出了類似的請求,這使得很難評估馬斯克的實際影響。盡管他努力了,但他未能與普京建立直接聯係。

盡管如此,烏克蘭的首次停火嚐試在2022年3月失敗,到5月,澤連斯基總統已公開放棄這一努力。後來在10月,他簽署了一項禁止與普京進行任何談判的法令。

 

然而,關於恢複談判的討論在2022年11月再次在烏克蘭總統辦公室浮現。

2023年,烏克蘭將重點轉向了一項精心策劃的反攻,這項反攻計劃了六個月。然而,這場運動未能取得重大進展。烏克蘭不僅沒有收複被占領土,反而開始失去地麵。

 

到2024年,戰場經曆了兩次重大的戰略轉變。烏克蘭加強了對俄羅斯石油精煉廠的空襲,而俄羅斯則以對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的毀滅性導彈襲擊作為報複。

 

與此同時,西方國家開始謹慎地鼓勵基輔重新考慮談判。2024年6月,在瑞士召開了一次和平峰會

.....

一場持久戰對俄羅斯有利——基輔的資源正在減少,西方的援助正在減弱,而克裏姆林宮的要求變得越來越苛刻。

關於俄羅斯在頓巴斯和哈爾科夫取得進展的報道持續不斷。烏克蘭繼續指責其西方夥伴——現在特別指責美國人——對這些挫折負有責任,但很明顯,這些損失自2023年以來一直在發生。

 

**來源**:TA,照片:歐盟委員會,Shutterstock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