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發生了一件爆炸新聞,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和美國總統川普、副總統萬斯當著眾多媒體的麵在白宮發生了激烈的爭吵,猶如一場真人秀大戲。目前網絡上說什麽的都有,美國社交媒體上大多同情澤連斯基——人們通常更同情弱勢一方,微信上力挺川普和聲援澤連斯基的兼有,甚至還有人說這是編排好的一出戲。
我把吵架經過看了很多遍,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從一開始一位記者問澤連斯基為什麽不穿西裝就可以預見到這將會演變為一場不友好的舌戰。為這事,很多人不假思索地就指責粗魯無禮的記者,而偏向澤連斯基,其實這是下意識帶有的雙重標準——試想,如果川普穿便裝去歐洲國家國事訪問,別人該怎麽說?那早就會把他罵得體無完膚了。隻見澤連斯基麵帶不快地回答說,戰爭結束後再穿西裝。然而,即便再處於戰爭期間,沒有哪一條國際外交禮儀規定說可以打破常規穿便裝訪問他國首腦。二戰中戰事頻繁、持續更久,也沒有見哪國元首穿便裝出席高級外事活動。心高氣傲的斯大林也總是穿著正規的軍裝出席所有活動。
第二,會議前一半還是比較友好的。但是確實是澤連斯基在車軲轆話來回來去說,還莫名其妙地拿出俄軍虐待烏軍士兵的照片給川普看,期待著川普譴責俄方。這期間的川普還是盡可能地保持風度,所以他一直念叨停火、不要再無謂地犧牲生命。此次會議的目的很簡單——簽署礦產協議,早日實現停火,而普京也無意戀戰。因為預見到這將是一個具有偉大意義的日子,白宮才請來的諸多媒體見證這一曆史時刻。
第三,吵架的源頭發生在副總統萬斯的一席話。他起初並沒有敵意,一席話大意是說以外交的方式實現停火,正是川普總統目前所做,居功甚偉、何其壯哉。確實有乘機拍川普馬屁之嫌。坐在身邊的國務卿盧布奧一直默默不語,說明此人還是有原則性的。
第四,吵架源頭雖然在萬斯,但點起導火線的是澤連斯基下麵接的話,盡管他先客氣地問了萬斯:“我能問你一句嗎?” 萬斯說,沒問題。於是澤連斯基說,自2014年以來,普京入侵克裏米亞,烏方與西方多次通過外交手段解決衝突,但普京都背信棄義、撕毀協議、任意妄為。
喜歡自我標榜、貶低拜登的川普馬上道:“2014年我不在白宮。” 這個老爺子是個順毛驢,喜歡聽好聽的,本來澤連斯基可以借坡下驢順便誇一下川普,誰知這家夥哪壺不開提哪壺,又強調是從2014年到2022年這期間,把川普就任的第一期也加了進去。也因為此,萬斯開始指責澤林斯基不懂得感激川普,這是吵架的真正開始。
第五,本來吵架發生在澤連斯基和萬斯二人之間,至於為何川普也卷了進去,一是澤連斯基指責萬斯有理不在聲高。川普護犢,馬上回道:“他沒大聲說話。” 其實,萬斯當時嗓門兒確實不大。第二則是徹底把川普激惱了的一句話,用更通俗易懂的中國話來意譯,就是,“你們站著說話不腰疼,你們有大西洋作為天然屏障,可以無憂無慮,而我們夾在歐洲和俄羅斯之間,有著更敏感的地緣政治,你們將來哪天也會感受到的。” 川普一聽急了,立刻回罵:“我們將來怎麽感受,你沒資格教導我們......”
嚴格來說,本來澤林斯基是有求於西方的,此番又是來最大的金主美國白宮做客,說話尤其要注意分寸,不能因被俄羅斯霸淩的小國弱國總統的人設就給人以道德綁架——“你沒幫到位,所以你有責任。” 所以說,這場吵架澤林斯基是絕對有責任的。
其次,澤林斯基的英語畢竟不是很完美,跟川普、萬斯兩個母語英語者吵架他會很吃虧,而且有時候自己措辭不到位,會被人誤解。因此,即便你英語再好,在外交場合也最好配備翻譯,這就好比中國的外交官員,雖然很多都是北外畢業的,精通外語,但是外交場合還是配備專門的同聲翻譯,口語翻譯的過程也是一個思考對策、組織語言的過程。
第三,本來說好會議的目的是簽署礦產協議,好大喜功的川普急於展示上任一個多月來的巨大政績,請來諸多媒體現場直播,結果澤林斯基再次借機在媒體前展示自己的人設,難怪盧比奧說簡直是浪費大家時間。一場鬧劇不歡而散,會後連飯都沒吃就打發澤林斯基離開了,而川普則回佛羅裏達海湖莊園與家人度周末去了。
不管誰對誰錯,停戰最符合各國人民利益。數十萬男人在前線流血犧牲,無數家庭支離破碎、流亡他鄉;美國、加拿大、歐洲都出現了史無前例的通貨膨脹。各國有各國看問題的角度,美國遠離歐洲,花幾千億美元支持一個永遠打不贏的戰爭當然不符合美國自身利益,所以川普政府的政策也沒啥毛病,也符合美國納稅人的意願。
而在歐洲,俄羅斯曆史上樹敵無數,波蘭、瑞典、芬蘭、愛沙尼亞等宿敵都發毒誓要看俄羅斯被擊敗,但是三年了,一萬多項製裁,俄羅斯不僅沒垮,人均GDP居然超過了中國(戰前曾首次低於中國)。你要是能打敗俄羅斯也行,可是如果打不敗,這場戰爭要持續到什麽時候?
雖然說,烏克蘭是主權國家,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本質上是對一主權國家發生的侵略行為,但是烏克蘭自身也要思考夾存在歐洲和俄羅斯之間地緣政治的敏感性。一個中立、圓滑、兩邊都討好的烏克蘭,肯定更有利於自己,有利於歐洲勢力的平衡。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