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一路一驢一書生,無拘無羈無煩塵。。。俱往矣。除了留下個成語“反複推敲”,這份閑情逸致今天再找不著了。有的是人人急,處處卷。這次過年,網友們紛紛讓DeepSeek寫賀歲詩,倒也差強人意。其中以律詩最工。可以理解,格律越嚴格清晰,就越容易做。至於意境麽,是越朦朧越模糊越好。。。AI缺的就是這份難得糊塗。
DeepSeek最近大火。聽起來像是一群中國人,學著美國做AI,隻是在過程中“反複推敲”了幾下,就整出個像模像樣的東西。一得瑟就話多:“就花了些零錢,用了幾塊舊板子。。。”能讓美國大廠們臉綠,總統尷尬,股市大跌的,肯定不是寫幾首詩能做到的。問題就出在這兩句燒包話。話可不能這麽說,這種話壓根就不能說。若是說DeepSeek是中國舉國窮十億腦力,透支了十年GDP才做出來的偉大階段性成果,就沒事了。說不定還皆大歡喜。
我對技術方麵基本無知,卻頗能夠理解本次市場反應。似乎這種擬人訓練式AI,並不是什麽新想法,隻是要在最新的高速強算能芯片問世後,大規模開發才有了現實可能性。如果成功,第一步的可能收益會是替代大量目前由白領承擔的技術工作。比如工程師、財金分析、軟件編程,技術開發設計等人員。這種需求,中國目前還是沒有的,這些人才過剩。而美國則需求強烈,大量依賴移民填空。可想而知,這種AI的投入開發,中國甚至印度都沒有太大的緊迫性。但美國開了頭,這些國家被迫跟風。美國希望並需要眾人拾柴,但跟風要有跟風的覺悟,那就是亦步亦趨,不要出頭。
AI真的能替代白領工作嗎?問的好問題!不是內容好,而是問的時機好。最好的時間,就是將醒未醒時分,將要未要之際。懸念就是概念,概念就是創念,創念有無限空間,空間就是資本的奧林匹克操場。。。AI代替人類腦力,這是自機器代替人類體力以來,曆史上又一次天翻地覆的變革。這可是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的大題材。怎麽能沒有一場遍請各路神仙的蟠桃大會?然而,在最不合適的時間,最不合適的地點,以最不合適的方式,跳出來一隻叫DeepSeek的猴子。說這桃子我吃多了,除了拉的屎熱氣冒得高點,其它也尋常。。。你說現在坐在餐桌上的各位,是假裝沒看到繼續吃呢,是一擁而上滅了這猴子呢,還是悄悄溜走死道友不死貧道?
中國玩家不該做AI的,至少現階段不該摻乎。我一直說中國和美國的經濟結構是完全不同的。中國是產品經濟,擅長製造。而美國是金融經濟。金融經濟的本性就是創新。美國現在無論是發明新技術,設計新產品,甚至創造一種新需求,這些的目標都不是在最終消費市場,而是針對的金融市場。首先是形成一種可以炒作的概念。讓這個概念在金融市場中壯大養肥。完成這個階段,美國的創新經濟就告結束。具體的產品生產都會交給諸如中國這樣的工業經濟國家去做。從創新到消費,一共八圈麻將。前四圈是暗牌,由金融資本來糊大牌。後四圈產業資本加入,玩的是明牌。什麽清一色一條龍就別想了,拚短平快能糊則糊吧。
中國人根深蒂固的製造工業思維,與美國的創新經濟思維格格不入。DeepSeek以能更便宜地做出產品來表功,焚琴煮鶴。因為現在還沒到產品時間。不審時度勢則多快好省皆誤。如果做成一件有意義的事,可以用50億,也可以用5萬億的方案,中國美國的選擇總是可想而知地不同。多創造些GDP不好看麽?大家都賺個盆溢砵滿的,錢不香嗎?必須選五萬億的方案啊,隻有上了規模,才有操作空間。大家才有熱情支持創新。其實金融市場不需要什麽產品技術,哪怕根本沒有實質性的東西,有資本操作空間就行。比如比特幣。在價位低的時候,巴菲特一直說是毫無價值的騙局。但現在幣多又價位上十萬,總統再加持上一層懸念,股神也折腰啦。(不過,設想這時候有個家夥出來說:我剛改進了技術,每秒鍾可以多挖出一萬個新Bitcoin。你猜會發生什麽不可描述的。。。)
DeepSeek的兩句燒包話,極有可能讓這次創新的金融概念空間坍塌。本來形勢一片大好。大廠們已經非常努力。有的要包養一年的最新芯片,有的專為此買了核電站。姿態都是告訴那些小玩家,這不是你們玩得起的遊戲,閑人免入。但還是沒防住出了DeepSeek這隻黑天鵝。以往的經驗,大廠們會迅雷不及掩耳地買下這些冒出來的小刺頭,然後摁死在煙灰缸裏。但這隻出在中國,眼下政治形勢,不可能與中國有任何技術上的合作交易。更可惡的是,以往這些挑刺者都不會告訴別人自己有幾根羽毛,而是朦朧著以圖賣個好價錢。這次DeepSeek將最忌諱的家底都露出來了。相當於闖進前四圈麻將吧所有人的牌都翻明,還怎麽玩?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壞事了。前兩年我又開車穿過懷俄明高原。一路上手機不是沒信號,就是掉到3G。看看荒涼的四周,的確沒法像城市中那樣遍布發射塔。但是,為什麽這麽多年過去,5G技術都沒什麽長足進展,覆蓋廣一些呢?我想,根子還在華為。想當年5G也是轟轟烈烈,被認為是人類通訊史上僅次於智能手機的一場大革命。然而,華為的強勢加入,研發得太多太快,迅速將創新醞釀塌陷到產品製造,沒有給金融市場留下足夠的操作時間和空間。結果沒多少人賺到大錢,手機沒漲話費沒漲。雷聲大雨點小。華為的惡劣,就是將五萬億的機會做成五十億;信息革命搞笑成妯娌吵架;鴻篇史詩縮水成池邊樹鳥詩。。。若不是華為,5G產業至少能讓美國GDP高上一萬億美元。所以被全球追殺不冤。即使封殺了華為,市場也人為割裂了。現在再也沒多少資本對5G感興趣,沒進步也是必然。
美國資本並不在乎DeepSeek是先進還是落後,創新還是抄襲。重要的是不要壞事不要攪局,要遵循資本市場的潛規則。其實DeepSeek也是中國的金融資本順手搞出來的,但其行模式為極不符合美國大廠們的期望。當然,中國的金融資本有其不得已的局限性。中國金融市場不發達,沒有源源不斷的美元供應,沒有國際資本的流動聚集。更現實的是中國國內各行業都卷得很,沒有美國這種大佬們心照不宣的默契能將氣球吹到最大再收手。他們在其中的期望值並不高,難免盡顯小家子氣。同時中國產業資本強大,總是急於將創新落實到生產,賺到這部分的錢。所以,任何“創新”在中國都得不到充分的“價值”體現與收割。
但是,美國與中國合起來操作“創新”是不可能的。世界上隻能有一個金融中心。這兩國加起來體量占世界一半,總不能自己薅自己的羊毛。那種美國負責創新中國負責製造的共存方式,已經證明行不通。金融資本賺錢又多又容易,是擋不住的誘惑。產業資本不滿後四圈麻將,自然也想參與前四圈。想想美國自身的國民經濟金融化的過程,就能理解。美國一再對中國明說:什麽產業你能做,什麽不能做。卻都無效。這次DeepSeek的後續影響尚未明朗。美國趕緊說要進一步加強芯片封鎖,我看也不會有什麽效果。隻要中國玩家進入一個“創新”領域,就像氣球商店雇了小刺蝟當櫃。你以為已將那根壞事的刺拔了。然並卵。刺蝟說“我隻是走自己的路”,可你的存在讓氣球們無路可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