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主義高歌猛進,東升西降已成昨日黃花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武裝激進組織哈瑪斯交戰15個月後,達成暫時停火六周協議。以哈戰爭在拜登總統卸任,川普即將上任之際休止,以國人質家屬安心,巴勒斯坦人民歡呼,全世界鬆一口氣。拜登總統雖稱川普爭功是“笑話”,但不少人會認為,是“川普效應”浮現。
川普當選後宣布要收回巴拿馬運河,將對加拿大與墨西哥開征25%關稅,及購買格陵蘭島;這些主張一出,各方猛批川普狂妄粗暴,帝國霸權擴張領土,絕不可能成功。
川普在大選時未提這三件大事,如今看來他確實躍躍欲試;但若去年大選提出,勢必對自己選情百害無一利,當選後挾強大民意,或有空間推動。
川普效應在就任前已經浮現。不少人嘲笑川普“外交暴走”、“調戲外交”,但世界各國主政者切不可掉以輕心,定要認真對待,審研對策。如有實力反擊,就迅速為之,否則被川普看穿,恐失談判先機。
丹麥總理16日與川普通話後表示,“我們正在盡一切努力,以最明智和最好的方式處理。”同時也說川普沒有撤回對丹麥征加關稅的威脅,格陵蘭島民眾多認為先獨立再商量。加拿大為川普加征關稅,竟然導致總理下台,已辭總理的特魯多看守內閣到3月,誓言對美祭報複關稅,但內有雜音。加拿大亞伯達省產石油,對美日輸300萬桶,省長公開反對中斷向美賣油,還親飛海湖莊園會見川普。表麵強硬的墨西哥已提經濟方案,減少進口中國的商品,川普尚未上任,墨西哥已遞出橄欖枝,對川普將墨西哥灣改名為“美國灣”,也不再作聲。
新聞網站Politico日前刊出一篇地緣政治專家巴奈特(Thomas P.M. Barnett)專文,其中引用英國“經濟學人”呼籲歐盟應邀請加拿大加入其經濟聯盟時說,如果這項邀請加拿大的提議,對歐盟有意義,“那麽為什麽在涉及加拿大和格陵蘭的問題時,對美國來說,就沒有意義呢?”依巴奈特的邏輯,歐盟已在思考與加拿大合作的前景,川普想要收回巴拿馬運河,整並格陵蘭島和加拿大,為什麽不能說出來呢?
目前仍還沒有任何國家,在聯盟和夥伴關係的數量上,能與美國匹敵;也沒有任何國家用經濟和軍事政策,影響其他國家的能力,能與美國抗衡。曾有人高唱“東升西降”、“百年未有之變局”抬舉中國,卻已是昨日黃花。
川普第二任帶來的“川普主義”,在川普第一任就已提出“美國優先,美國第一”的“讓美國再偉大”,不再是單純的口號,已進入實踐階段;包括限製移民、貿易保護主義與國際孤立主義等。但“川普主義”與之前的最大不同是,川普畢竟當過四年總統,已非對華府運作所知有限的吳下阿蒙。
九一一恐襲後的反恐戰爭,讓美國人感到恐懼憤怒,阿富汗撤軍及俄烏戰爭的拖延,讓大家對國家發展方向和全球日益激烈競爭格局,有很深的不確定。美國有不少人期待一位強大且自信的領袖,教美國人如何才能再次偉大,而且最好不必承擔不應有、不必要的全球責任。
這是“川普主義”再次吸引選民的原因。反觀菁英領導的民主黨接不到地氣,在拜登卸任後,迄今還無法走出選後悲情,建立有別川普的新論述。最近洛杉磯世紀野火,顯示加州民主黨、甚至全美民主黨竟找不出如同九一一恐襲後,能領導紐約市重建信心的行政首長。接下來恐也難期盼民主黨,能在2026前發揮監督製衡作用,川普主義恐如野火,將更難阻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