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規敲定!中國製汽車幾乎被全麵禁止
美國拜登政府本周二(14)敲定新法規,以國家安全考量為由,幾乎全麵禁止中國大陸製汽車與卡車進入美國市場,在他卸任前夕推出這些新規定,旨在加強對來自中國大陸的車輛軟硬體的管控,但其他國家的車企也通通都遭到了波及,影響範圍一次看。
國安疑慮成主因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表示,此舉是出於國家安全考量,避免中國大陸製車輛對美國道路交通構成潛在威脅。她強調:“我們不希望等到道路上有200萬輛中國大陸製汽車後,才發現我們麵臨威脅。”
今年9月,美國商務部提議全麵禁止中國大陸連網汽車中的核心軟硬體,新規定將於2027車款起針對軟體生效,硬體限製則自2029年起實施。此外,中國大陸車企將被禁止在美國道路上測試自駕車。
仍有車輛不受規範
新規範同時涵蓋俄羅斯車輛及零部件,但重達4.5噸以上的車輛進行豁免,這使陸車企比亞迪(BYD)能繼續在加州組裝電動巴士。同時,新規範對早前開發但未由中國大陸企業維護的軟體不適用,這或許能使得通用汽車與福特(Ford)等車企可繼續進口部分中國大陸製車輛。
他國車企也被波及
汽車創新聯盟,包括通用(GM)、豐田(Toyota)、福斯(Volkswagen)、現代(Hyundai)等主要車企,都曾要求放寬並延後硬體規範一年,但仍未能阻止這項新規範的推動,中國大陸吉利汽車旗下的瑞典汽車品牌Polestar曾警告,此規定可能“事實上禁止”他們在美國銷售車輛,對此美國商務部表示,Polestar可能需尋求特別授權。
拜登政府近期已大幅提陸製電動車進口關稅,並將中國大陸主要電池公司寧德時代列入疑似支持中國大陸軍方的名單。即將上任的川普總統對於阻止中國車輛進口持支持態度,但對中國大陸車企在美國設廠生產則持開放立場。
延伸閱讀:美國敲定禁中國車進口新規,智能車軟硬件均被禁
來源:VOA
即將卸任的拜登政府星期二(1月14日)最後敲定了禁止中國生產的智能汽車軟件和硬件進入美國市場的新規,此舉不僅有效阻絕中國生產的汽車和卡車進軍美國市場之路,而且也不讓其他國家生產但使用了中國製造軟硬件的汽車在美國銷售。
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星期二在宣布新規的一份聲明中指出,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技術“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了不必要、而且也不能接受的風險”。
“這真得很重要,因為我們不希望路上有200萬輛中國車在跑,然後才意識到…我們麵對一個威脅,”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在接受路透社專訪時表示。她特別提及國家安全方麵的關切。
拜登政府去年曾宣布對中國產電動車加征100%關稅,封死了中國電動車對美國的出口。而美國商務部在敲定對中國汽車和卡車的進口禁令之前,本月稍早還曾表示,正在考慮對中國產無人機采取同樣的限製措施。
美國商務部早在去年9月就宣布,禁止在美國道路上行駛的聯網汽車使用中國生產的關鍵軟件和硬件,其中有關軟件的禁令將於2027車型年生效,而有關硬件的禁令將於2029車型年生效。中國車企同時也被禁止在美國道路上測試無人駕駛汽車。
美國政府針對中國產汽車軟硬件的禁令同樣適用於俄羅斯生產的汽車軟硬件。
路透社指出,美國商務部在最終敲定的規則中也作出了一些改動,例如對重量超過一萬磅的汽車做了豁免,這樣中國車企比亞迪(BYD)就可以繼續在加州組裝電動巴士。
美國商務部星期一曾表示,計劃很快提議對中國產大型商用車使用的軟硬件實施禁令,其中包括卡車和巴士。但是相關的最終決定將由即將就職的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政府作出。
資料照:美國密歇根州底特律舉辦的北美國際車展上展示的中國廣汽集團製造的汽車。(2019年1月14日)
商務部星期二敲定的禁令中還有另一個變化,那就是在新規生效前就已經開發出來的中國軟件不在被禁之列,前提是維護這些軟件的企業不是中國公司。
路透社援引一位高級官員的話說,這意味著通用汽車(GM)和福特(Ford)仍可能繼續為一些美國買家進口中國產的汽車。
成員包括通用、豐田(Toyota)、大眾(Volkswagon)、現代(Hyundai)和其他主要車企的美國“汽車創新聯盟“(Alliance for Automative Innovation)曾要求將實施硬件禁令的時間向後再延長一年,但是未能如願。
中國吉利汽車公司旗下的瑞典極星(Polestar)汽車公司去年10月曾警告,如果商務部擬議中的新規不做修改,極星將被“有效禁止”在美國賣車。
![](https://p0.51img.ca/i/6786a94177403.jpeg)
示意圖
路透社援引一位美國政府官員的話說,美國認為根據新規,極星需要向美國政府尋求特別授權。極星則拒絕就此發表評論。
拜登政府不僅在去年9月宣布對進口的中國電動車加征100%的關稅,本月稍早還以與中國軍方有關聯為由,將中國主要電動車電池生產商寧德時代列入黑名單。
當選總統川普即將於1月20日宣誓就職。他也曾表示要禁止中國汽車進口,但是鼓勵中國車企在美國投資設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