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名緬甸受困人員家屬通過文檔求助”, 信息超600條,含多名大學生

被困緬甸求助文檔人員信息超600條,含多名大學生

近日,演員王星身陷緬甸電詐園區一事引發公眾關注,隨後不斷有更多失聯案例浮出水麵。

1月8日,紅星新聞報道“174名緬甸受困人員家屬通過文檔求助”一事。截至發稿前,這份在線文檔中登記的被困人員信息已超過600條。

2023年6月,紅星新聞曾刊發文章《研究學者解剖電詐:犯罪團夥分工化、專業化,治理應“供需”結合》,據分析,涉案人員中,低齡、低學曆、低收入“三低”現象較為突出。

 

▲緬甸妙瓦底的KK園區 圖據泰國媒體

在此次網絡求助的文檔中,包含多條在讀大學生及大學應屆生的信息。這些被家長寄予厚望的孩子,失足踏進電詐園區之後,隻留給家長一個個想不通的謎團。

被“朋友”誘惑的

洪先生原本以為兒子會像往常一樣,打完暑假工就返回學校,從來沒想到他會陷入電詐園區。

由於家境原因,考上位於湖南的某本科院校後,小洪常趁假期在老家勤工儉學。失蹤之前,他剛剛結束暑期打工,但這次小洪並沒有直接返校。去年8月17日,他從湖南前往雲南,隨後被引誘越境進入電詐園區。

洪先生從小洪的一位同學處了解到,兒子在網上接觸了所謂“招工人員”,對方叫他過去“背貨”,並許諾一趟能賺幾萬元。臨行前,小洪還跟同學盤算著等賺了錢回來,“剛好可以趕上開學”,同學嚐試勸阻無效。洪先生覺得,兒子那時“已經被誘惑了”。

直到連續多日聯係不上,小洪的女友找上洪先生,他才發現兒子失蹤了。報案後,洪先生被告知小洪最後出現在雲南省西雙版納,疑似已經越境進入緬甸,這讓他感覺不可思議,“他從小都真的太懂事了,我也不知道他這回怎麽弄成這個樣子。”

記者詢問洪先生,此前是否曾經警示過兒子不要前往邊境、不要輕信“高薪工作”,洪先生說沒有,“我以為他讀書,應該不要我們做家長的說了,這麽大的孩子了,應該知道這些。”

 

▲去年11月17日,763名在緬甸實施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的中國籍犯罪嫌疑人被移交我方(資料圖)

同樣感到費解的還有任小姐。在她印象裏,弟弟小任應該正在學校中為考試月複習,直到去年12月3日,母親發現小任的微信步數顯示為0,擔憂之下聯係學校,才得知小任已經好幾天沒有回寢室。報警後,任小姐從警方獲悉,小任於11月28日乘坐高鐵抵達昆明,次日又前往臨滄市雲縣,警方推測,他應該是越境進入了緬甸。

小任為什麽會去雲南,無論家人、朋友還是他的室友,都找不到答案,唯一的線索是,他曾經跟同學提起過,自己認識了一群“很有趣的朋友”。在任小姐看來,弟弟可能是被這些“朋友”影響了,“他可能沒有意識到會被弄出去,他還像旅遊一樣發了個朋友圈,但是我們沒看見,是同學告訴我們的,他朋友圈屏蔽我們。”

想減輕家裏負擔

李小姐認為,自己的弟弟就是被“朋友”誘拐到了邊境。

去年6月,正在某民辦本科院校就讀大二的小李辦理了休學,計劃先參加來年的征兵,然後再繼續學業,想以此減輕家裏的負擔。9月中旬,他在和家人商量過後獨自前往廣東佛山某工廠務工,還在廠裏結識了一位關係較好的同鄉。

一個多月後,同樣在廣東務工的李小姐聯係不上弟弟,前往工廠尋找,才從同鄉處得知小李已經請假離開佛山,去雲南開車“運東西”,李小姐隨即報警求助。經過排查,她弟弟途經昆明、普洱,於10月29日抵達西雙版納,手機最後可查證的定位信息,出現在緬甸佤邦。

上述同鄉向李小姐提供了和小李的聊天記錄,其中小李向同鄉表示還在等與他結伴的“朋友”,並稱有人正在幫他辦理酒店入住。李小姐推測,弟弟當時應該已經和接應的“蛇頭”會合。值得注意的是,記者發現上述記錄裏,小李曾給同鄉發送一張微信截圖,並表示“我出事就找他”。李小姐認識這個人——小李高中時結識的外校學生。

李小姐稱,她試圖向弟弟的這名“朋友”追問小李下落,但對方表示自己雖然邀約了一起前往雲南,因沒錢負擔路費而半路爽約,並不清楚小李抵達雲南後的情況。

從最後一次和弟弟聯係到現在,李小姐數著日子,已經過了75個日夜,這些天父母不分白天黑夜地哭,她則想盡辦法,試圖通過網絡、媒體等各種力量幫忙尋找弟弟。接受紅星新聞采訪時,李小姐坦言,直到弟弟出事,她才知道緬甸有電詐園區這回事。

勸阻過,以為孩子“出不去”

回憶起兒子失蹤時的情景,馬先生夫婦懊悔不已,“他當時給我們提過要去越南,但是我也不相信,越南畢竟還很遠。”

從某高職院校畢業後,小馬輾轉上海、江蘇等地就業,由於沒有找到滿意的工作而返回老家。在馬先生印象裏,那段時間兒子一切正常,“就是說回來一段時間,也沒有家庭矛盾,突然那天就走了。”

去年11月4日,小馬謊稱要去周邊上班離開家中,馬先生夫婦沒有多想,還以為兒子找到了新工作。當天晚上,他給父母發來消息,說有個越南的工作機會,兩天時間能賺11萬,馬先生連忙打電話過去勸阻,“我說你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本事,怎麽可能?”

聽兒子答應不會冒險,馬先生安下了心——小馬沒有辦過護照,身上也沒有多少錢,按照常理不可能出國。他沒想到的是,次日13:50,兒子便坐上飛往西雙版納的飛機,隨後於11月6日徹底失聯。

報警之後,夫婦倆嚐試通過兒子留下的電腦查找線索,卻解不開密碼,他們也試過聯係兒子的同學、朋友,除了知道小馬曾經跟同學說過要去越南,同學勸阻過以外,並沒有得到任何有效信息,“他跟同學說他去了‘能掙就掙,能跑就跑’。”

如今回憶起來,馬先生想起一些曾經忽視的蛛絲馬跡,11月5日,他和兒子通過話,再次強調不要出境,那時小馬的電話有些卡頓,隻是聽兒子說自己在上班,他沒有多想。開始在網絡上求助後,馬先生才了解到“蛇頭”會為要帶出境的“獵物”提供路費,如果沒有護照,“蛇頭”會提議采取偷渡的方式出境。

小馬失蹤後,家裏三個本就患有癌症的老人先後病倒,馬先生夫婦邊尋找兒子邊照顧老人,忙得焦頭爛額。看到家屬求助群裏,一些緬甸被困人員偷偷向家人報平安,馬先生忍不住去想象那個最壞的可能,“說直白點,人在不在也不知道,但是活要見人、死要見屍,我要知道一個下落。”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