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還是中國,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民主?

美國寡頭政治與中國‘協商民主’。

我們希望誰來領導?種族滅絕仍在繼續,地區戰爭不斷醞釀,氣候變化不斷創下新高,誰才是最安全的領導者?

今天,我們麵臨一個選擇: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替代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的國際秩序正在建立。

西方的一項調查——愛德曼信任度調查發現,中國是全球民眾對政府信任度最高的國家。

自 2018 年以來,中國每年都位居榜首,2024 年的綜合信任指數為 79。美國則下降到僅有 46。

但美國民眾處於劣勢。在民眾分化最嚴重的時候,雙寡頭體製才最有說服力,民眾怎麽可能對政府有很強的信任度?在這種分而治之的體製下,政府無法達到中國的支持率,幾乎是天經地義的。

11 月的美國大選本應是迄今為止“兩害相權取其輕”投票的最嚴峻考驗。唐納德·特朗普——他如此支持以色列,以至於違反國際法將美國大使館遷至被占領的耶路撒冷——將與“種族滅絕者喬”競爭——後者將美國大使館保留在那裏,同時在以色列屠殺加沙巴勒斯坦平民時為以色列提供武器。

相反,卡馬拉·哈裏斯取代了拜登的位置。她在以色列種族滅絕 政權問題上與共和黨人站在同一陣線,如今對其罪行負有僅次於拜登的責任。但我們被告知她代表著變革

根據普林斯頓大學和西北大學學者合作撰寫的一項著名研究,公民參與美國自由民主進程對政府政策“幾乎沒有或根本沒有獨立影響力”

專家們的結論是,美國“精英和代表商業利益的有組織團體”更符合寡頭模式,“對美國政府政策具有重大的獨立影響”。

而在中國,代表商業利益的精英和組織團體則被壓在低層,服從於政府。西方批評者所稱的“威權”體製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民主,它不是為少數富裕階層服務,而是“為大多數人的利益服務”。

盡管中國前領導人鄧小平在 1978 年改革開放之初允許市場力量進入中國,但他堅持認為國家將控製市場。鄧小平在談到市場時說:“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就是社會主義;為資本主義服務的就是資本主義。”

然而,在美國,政客們並不聽取民眾的意見。他們為什麽要聽取民眾的意見呢?如果候選人沒有大量資金就無法贏得選舉,那麽這個製度怎麽能稱為“代議製民主”呢?

美國政客知道他們需要取悅誰,正如學術界對美國寡頭政治的研究表明,在華盛頓所謂的“代議製民主”中,真正代表的隻有大企業。

中國確實不同。

中國的“協商民主”製度

中國積極尋求公民的參與和代表,並建立了公民參與和代表的渠道。

中國的“領導信箱”平台將普通民眾與地方和部級政府官員聯係起來。自 2006 年上線到 2021 年,“領導信箱”已經處理了超過 230 萬條要求、關切和投訴。

中國政府另一項全國性舉措是 12345 熱線,僅在北京,每天就通過電話、互聯網和新媒體接聽 50,000 多個電話,解決日常生活問題。超過 85% 的問題得到解決。

北京利用這一舉措,結合民眾反饋,在2022年重點工作清單中列出了當地居民的17個“主要不滿”。其中包括舊樓電梯不足和住宅物業服務不足。隨後出台了近100項政策,完成了400多項重點任務。至於電梯,安裝了1322台。

中國政府正是通過這種方式,踐行了“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或者說“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原則。此外,MBL、12345和許多其他官方平台代表了擴大人民聲音的現代技術手段。

在當代,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協商民主”的重要性。習近平在2014年出版的《中國治理第二卷》一書中寫道,協商民主“是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體現”。

習近平說:“我們要利用各種機製、各種渠道、各種方式,就改革發展穩定重大問題,特別是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廣泛開展協商。”

2020年,中國共產黨將這一理念付諸實踐,首次以網絡方式公開征求“十四五”規劃草案意見,讓廣大群眾參與規劃自身經濟社會發展,自2020年8月16日至29日,共提出百萬餘條建議,采納意見建議1000餘條。

促進信息傳遞的,是新技術的快速發展。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陳亮解釋道:

“人民群眾的意見、觀點、訴求能夠實現數字化、可視化、情景化,民主決策的效率性、精準性、科學性不斷提高。……人民群眾能夠以快捷、跨地區、低成本的方式表達意見和主張,對基層、區域乃至全國的政治和社會生活施加影響”。

2016年,習近平主席就已奠定基礎,指出黨的幹部“要學會通過互聯網群眾路線,了解群眾所想、所盼,集思廣益、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

對於不太懂科技的人,從最小的村莊到上海的大城市街區,都有黨群服務中心。這些中心以鮮明的白色和紅色為主色調,歡迎任何人前來投訴或提出建議。

中國還設立了地方立法聯絡站,“基層代表在這裏討論立法草案,收集群眾建議”。

全國有45條“直通車”,省市有6500條“直通車”,將普通民眾與中國最高立法機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聯係起來。地方立法聯絡站是國家立法草案的聯絡點和公眾意見收集中心。

自2015年7月辦公室啟動至2023年11月,已采納了3100多項關於製定或修改國家立法的想法。

習近平主席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的講話中明確表達了進一步探索為人民服務方式的雄心:

“我們必須擴大人民民主,完善民主製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保障公民在各層次、各領域更廣泛有序的政治參與,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實、更加完善的人民民主。”

“我們國家一切工作都要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密切聯係群眾,不斷貼近群眾,及時回應群眾期盼,努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凝聚最廣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中國“徹底清除”腐敗

2013 年,習近平上任中國國家主席後不久,便發起了一場反腐風暴。在這場被稱為“徹底清理”的“群眾路線運動”中,習近平試圖解決中國長期存在的問題,重點打擊“四風”:即“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

在2022年省部級領導幹部學習會議上,習近平重申了這一主題,他說:“全黨同誌要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係,接受人民群眾的批評和監督”。

這不是空話,反腐行動非常嚴肅。

例如,山西省原副市長張忠勝因收受 10.4 億元人民幣(1.6 億美元)賄賂被判處無期徒刑。

在中國,沒有人可以淩駕於法律之上。即便是中國前司法部長唐一軍,也發現自己並沒有特權可以免受法律製裁。2024年,反腐部門宣布他“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而接受調查”。

另一名前司法部長傅政華因腐敗罪於2022年被判處死緩。

反腐風暴並沒有對那些手握大權、對人民最負責的人特別寬容。

中國政府秉持“寧可得罪幾千人,也不能辜負十四億人”的反腐政策。

中國共產黨深知,如果人民代表不貼近人民、不以人民為中心,而是以自己為中心,那麽“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的原則在貫徹落實過程中就會遇到困難。

所以,正如習近平主席強調的,有權勢的人必須有責任,有責任的人必須承擔責任,不履行責任的人必須被追責。

其他例子包括張紅力,他曾任中國工商銀行(按合並資產計算,是全球最大的銀行)的高級執行副總裁。張紅力因受賄被捕

世界第三大銀行、國有中國農業銀行前副行長樓文龍也因腐敗問題受到調查。

幾乎無法想象華爾街的美國大銀行高管會因腐敗而被捕。(事實上,他們在2008年導致經濟崩潰,但最終還是得到了政府的救助。)

相反,正如監督網站華爾街遊行 (Wall Street on Parade) 所寫,盡管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 (Jamie Dimon) 身陷五項重罪指控,“盡管他主持了美國曆史上最嚴重的銀行業醜聞,但他仍被允許繼續執掌這家受聯邦保險的銀行”。

2023 年,美國發生了曆史上第二大銀行倒閉事件,第一共和銀行倒閉。你能猜出哪家銀行被委托管理超過 2000 億美元的第一共和資產,並從這筆交易中獲利近 30 億美元嗎?你猜對了:摩根大通。

然而,與摩根大通不同的是,中國工商銀行和農業銀行等大型銀行都是國有企業,受政府控製,因此也受人民控製。

對於資本的“健康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資本的逐利性本質必須受到規範和約束,否則,資本的肆意發展,將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害”。

經濟學家邁克爾·赫德森認為,中國對資本的控製正是其在西方被妖魔化為“獨裁”的原因。

“隻有一種方法可以防止寡頭政治在人們越來越富裕時發展,那就是建立一個強大的國家”,哈德森說。“你需要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才能實現民主。[但]美國人稱之為社會主義,他們說這是民主的對立麵,這意味著一個忠於美國、遵循美國政策、讓美國銀行金融化經濟的國家”。

在美國,不僅共和黨總統裏根宣稱“大政府時代已經結束”,而且民主黨總統克林頓也曾宣稱“大資本時代已經到來”。

而中國則代表人民約束、引導、甚至控製大資本。

暴力、犯罪和監視

在討論美國“民主”的現狀時,人們不能忘記美國政府的殘酷暴力。

在美國,過去十年來警察每年殺害超過 1,000 名北美人,2023 年受害者人數達到 1,247 人。

許多美國警察部門接受以色列種族隔離政權的訓練,借用其對付被占領區巴勒斯坦人民的策略。

2023 年,美國每 6.6小時就會發生一起警察殺人事件。而在中國,沒有發生過一起這樣的事件,而且多年來都沒有發生過。

中國人民再次對公安機關的監督有了發言權,公安部的通則中就明確規定,公安機關必須通過“信訪工作”接受人民的監督。

中國的信訪工作(或“信訪”)是公民與政府部門聯係,提出建議、意見或投訴,並由相關部門處理的活動的另一個術語。

根據2022年政府監管文件

“對初次以建議、意見形式提出的信訪,有利於完善政策、改進工作、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應當報請同級黨委或政府決策參考,或者轉送有處理權的機關、單位研究”。

對於中國警察,該規定指出

“公安信訪工作是公安機關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公安機關了解社情民意、聽取意見建議、檢驗執法質量和成效、維護群眾權益的重要任務,是公安機關接受群眾監督、提高執法水平、改進工作作風、加強隊伍建設的重要途徑”。

中國政府接受人民監督,或“群眾監督”,在西方是完全陌生的,可能會被誤解為監視。

中國確實有無所不在的監控,結果是這個國家非常安全,幾乎沒有暴力犯罪。美國也有無所不在的監控,但暴力犯罪非常嚴重。那麽,每個政府究竟在代表誰監控呢?

中國的選舉如何運作

分析中美兩國在金錢政治作用及其扭曲民主方麵的深刻差異,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中國確實有選舉,為了真正代表選民,就不允許進行遊說或拉票。

中國鄉鎮、縣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按照“按照普選、平等、多位候選人、無記名投票的原則”的民主選舉原則,由人民選舉產生。

這些代表是最接近群眾的代表,占全國代表總數的94% ,並負責選舉上級代表。鄉鎮、縣級人大代表選舉市級人大代表,市級人大代表選舉省級人大代表,省級人大代表又選舉全國人大代表。

在中國,從基層開始,一直都是精英統治。數十年的實踐經驗(通常伴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確保候選人的能力逐漸增強,因為候選人會獲得需要這種能力的高層職位。

在各個級別,中國最重要的協商機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CPPCC)——政府的主要“智囊團”負責向全國人大提出如何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的建議。

每年三月舉行的“兩會”上,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召開會議,規劃國家的發展道路。

人民政協是政府與民眾之間的橋梁,下設34個利益團體,代表中國社會的廣泛群體。他們撰寫報告、提供反饋意見,並為公眾利益提供建議和見解。

2013年的一個案例是,中國八個非共產黨之一的中國農工民主黨提議建立一個全國性的協調網絡來應對空氣汙染。

中國隨後實施《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到2017年實現顆粒物空氣汙染曆史性減少35-40%。

中國的環境保護和“綠色GDP”

美國著名環保主義者芭芭拉·菲納莫爾在其著作《中國能拯救地球嗎? 》中描述了中國如何“認真啟動其‘登月計劃’”,為電動汽車(正式名稱為新能源汽車)提供除挪威(其人口為中國人口的 0.4%)以外的地球上任何國家最慷慨的購車補貼。

此後,中國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全國政協代表小組降低建築領域碳排放的提案作為2022年提案。與此同時,“環境和自然資源小組”成為1993年以來全國政協首次新增的小組。

中國政府在20世紀90年代初就建立了環境信訪製度,2001年至2006年,地方環保部門信訪回複率平均為86-96%,來訪回複率平均為75-86%。

習近平曾任浙江省委書記,也是該省最高官員。2005年,習近平在報紙專欄中提出“不僅要核算GDP,還要核算綠色GDP”。在綠色GDP核算試點中,隻有浙江和另一個省份最終公布了結果

到2010年,學者們確定中國的環境投訴製度已取得成功,成為“公眾與政府直接溝通的渠道,建立了舉報、受理、處置、反饋的‘閉環’工作機製”。

另一個渠道——12369電話投訴熱線於2009年開通,進一步方便公眾舉報環境汙染問題。

2015年,中國無處不在的微信應用程序加入了環境投訴舉報的行列,並於2017年將該係統上線。頂尖學者寫道:“顯著提高了公眾對環境問題舉報的參與度”。

至於政府響應能力,“通過分析2018年至2020年中國295個城市的麵板數據,結果表明,環境投訴上報對大氣環境質量的改善有顯著貢獻”,科學專家總結道。

中國能源行業專家戴維·菲什曼 (David Fishman)在 7 月份指出,“隻要過去幾個月煤炭消費量同比下降的趨勢持續下去,那麽 2024 年 7 月的煤炭使用量將低於 2023 年 7 月,從而確保 2023 年 7 月成為中國曆史上的煤炭峰值”。

考慮到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天是在七月,這一點尤為重要。

聯合國氣候事務負責人克裏斯蒂安娜·菲格雷斯表示,早在 2015 年,中國就在可再生能源發展方麵取得了“無可爭議的領導地位”。

美國正在“奮起直追”,盡管正如跨國公司觀察站的奧利維爾·珀蒂讓所說,“不解決企業權力問題就不可能應對氣候危機”——而企業權力問題是美國政府無法解決的問題。

中國也麵臨化石燃料利益集團的阻力。但這並不是因為企業的貪婪,而是因為運營商在極端氣候變化中掙紮求生,卻違反了程序界限。

2021 年,“他們以非常高的價格購買煤炭,以固定的低價出售電力”,菲什曼解釋道。“2021 年底,我們全國範圍內出現了大規模停電或電壓下降,煤炭發電廠的發電能力很大,但實際上無法產生足夠的現金來購買煤炭並補充庫存以發電”。

這隻會進一步激勵中國在向可再生能源技術轉型方麵取得進展。由於大資本被控製在政府之下,中國的化石燃料行業沒有像美國那樣的抵製變革的力量。

為了給可再生能源騰出空間,大多數地區的燃煤電廠將通過靈活性改造,以 8-10 小時左右的間隔從滿負荷降至 30% 以下,然後再降回來。出於國家安全原因,這些電廠已經收到了容量補貼,以彌補損失,而發電量卻低於必要水平,它們正在麵臨衰退的未來。

因此,中國政府為了公共利益的幹預不僅體現在對電動汽車的投資承諾上,也體現在對住宅電源的清理上。

與此同時,美國作出回應,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 100% 的關稅,對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征收 50% 的關稅。

美國帝國主義與中國社會主義

與美國帝國主義相反,中國社會主義的真相是,中國優先考慮國內政策。中國以人民為中心,群眾路線政策就是典型代表。從人民到人民;民主是根本。

事實上,習近平主席曾強調:“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就沒有民族偉大複興”。

當中國將軍隊留在國內,人民就在那裏時,同為美國選舉對手的美國政客卻支持以色列種族滅絕政權屠殺巴勒斯坦兒童,試圖推進美國在西亞的帝國利益。

美國政府最終關心的並不是“合法性”,因為北美人民已經被剝奪了協商民主製度。

相反,美國政府專注於最大化企業利潤、將公共機構私有化以及為更多戰爭做準備。

穀歌翻譯Best of 2024: Why do Chinese EVs meet so much resistance?

所有跟帖: 

中國還是一個半封建和半奴隸製的國家,離民主國家還差五百年。 -北美三十而立- 給 北美三十而立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30/2024 postreply 13:05:19

餐桌菜單那個顯然不是 -美國老師- 給 美國老師 發送悄悄話 美國老師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30/2024 postreply 13:10:50

12345最牛的號碼。回國打一下就知道了。 -Simiguy- 給 Simigu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31/2024 postreply 19:53:0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