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片的現狀,10到15年的差距


下一個荷蘭光刻機巨頭ASML首席執行官克裏斯托弗·富凱指出,中國的芯片製造技術,相較於西方先進國家,存在1015年的差距。

ASML是全球唯一能夠生產極紫外光刻機(EUV)的公司。在富凱的觀點中,技術差距的核心,在於光刻技術,及其背後的生態係統。EUV光刻機是製造7納米及以下先進芯片的必要工具,而中國目前尚未獲得這項設備。這使得中國在芯片製程的精度和效率上,難以與台積電、三星和Intel等頂級製造商競爭。

半導體製造工藝的進步,是一個高度複雜且長期的過程。例如,ASML從基礎研發到構建成熟的EUV生態係統用了超過20年時間。這種時間跨度不僅體現在設備研發上,還包括材料創新、供應鏈配套及技術人員培訓。EUV設備是先進製程的核心,但中國目前僅能依靠深紫外光刻機(DUV)來進行製造。這種設備在製造28納米及以上製程芯片時,表現良好,但在7納米及以下技術上難以勝任。盡管有報道稱,中國有企業已經通過技術優化,實現了7納米芯片生產,但其量產能力和良品率,仍與國際先進水平相距甚遠。

相比之下,台積電、三星等企業,不僅擁有先進設備,還通過長期技術積累和生態建設,在良品率、成本控製和工藝創新上,建立了顯著優勢。這種差距並非簡單的設備引進可以彌補,而需要從底層材料到產業鏈協同的全方位突破。

 

 

在半導體領域,中國不僅麵臨技術差距,還受到國際環境的重重限製。特別是美國對ASML的施壓,以及多國聯合的技術出口管製,使得中國的半導體發展路徑更加坎坷。近年來,美國政府通過《芯片與科學法案》、出口限製等手段,加強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技術封鎖。這不僅包括禁止向中國出口EUV設備,還限製高端芯片的供應和相關技術的轉移。美國還阻止ASML向中國提供DUV設備的維護服務,意圖進一步壓縮中國的製造能力。

 

盡管荷蘭政府在美國壓力下,對高端設備出口實施了收緊政策,但ASML仍在維持對中國市場的銷售。從數據來看,2024年第三季度,中國市場占ASML總銷售額的47%。這表明,中國市場對ASML的財務健康至關重要,荷蘭方麵在平衡經濟利益與國際壓力之間,采取了較為謹慎的態度。

 

半導體製造是一個高度全球化的產業鏈體係,對中國的技術封鎖,不僅在光刻機設備上,還涉及芯片設計軟件(EDA)、高端材料(如高純度矽片)和關鍵工藝設備。這些限製極大地製約了中國半導體行業的發展速度。

 

盡管技術和國際環境存在重重挑戰,中國在芯片領域仍取得了一些顯著進展。特別是在成熟製程、市場需求和政策支持方麵,中國正在積累經驗和實力。中國企業在28納米及以上成熟製程芯片生產中,表現亮眼。這些芯片廣泛應用於汽車電子、家電、工業控製等領域。中芯國際等企業通過技術改進,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了一定優勢。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費市場,尤其是在5G通信、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需求量持續增長。這種強勁的市場需求,為中國芯片企業,提供了穩定的收入來源,促進了技術迭代。而且,中國政府通過大基金及地方補貼,為芯片企業提供了資金支持。同時,通過產業政策引導,鼓勵更多企業投入研發和產業鏈建設。例如,中芯國際、長江存儲等企業正在擴大產能,為中國芯片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中國芯片產業的現狀,可以用挑戰重重,蠢蠢欲動來形容。自力更生是必然的選擇。然而,受限於資源分配和國際合作的缺失,僅靠一己之力,難以在短時間內補齊所有短板。相比完全依賴自力更生,主動融入西方主流社會,是一條更為務實的路徑。這需要中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贏得國際技術合作夥伴的信任。同時,優化產業政策,減少過度依賴補貼的非市場化行為,促進公平競爭。此外,還必須加強國際合作,在成熟製程領域,深化與境外勢力合作而不是對抗,為高端技術領域的發展創造條件。

所有跟帖: 

在我看來,在美國施壓下,中國芯片行業才有了實質性的增長,可以說中國以往基本沒有芯片產業 -年輪- 給 年輪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28/2024 postreply 06:26:04

美國商業部長雷蒙多都一樣這麽說了,不過中國芯片產業是才起步,現在還談不上世界領先 -年輪- 給 年輪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28/2024 postreply 06:40:38

中國應該對標日本、韓國、台灣。他們是怎麽發展壯大的,中國也是同樣在美國幫助下起步的,但不如他們成功 -victor1988- 給 victor198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28/2024 postreply 06:59:11

放心吧。再打壓下去,中國將超越上麵所有國家。 -943279561- 給 94327956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28/2024 postreply 07:01:23

受虐狂,自己沒搞好,怪別人打壓 -victor1988- 給 victor198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28/2024 postreply 07:04:59

應該是"自己沒搞好,怪別人沒打壓" -最接近太陽的人- 給 最接近太陽的人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28/2024 postreply 07:06:14

這麽長的產業鏈,誰去發神經費大力氣搞出個全芯片產業鏈? 沒有一個國家願意。沒有打壓,中國成熟芯片也不去做多少,更何況先進 -943279561- 給 94327956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28/2024 postreply 07:16:46

製裁就是讓出市場,美國不讓出市場,中國芯片產業不可能發展這麽快 -z10- 給 z10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28/2024 postreply 14:33:33

不懂的東西就不要亂說。SMIC早就在那,華為在中美關係還好時就設計5納米芯片了。 -Bob007- 給 Bob007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28/2024 postreply 08:25:18

中芯國際成立25年了。更早的還有華虹NEC,無錫華潤,上海貝嶺。怎麽能說中國沒有芯片產業。 -Iknowno- 給 Iknowno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28/2024 postreply 13:05:16

無錫華晶。 -Iknowno- 給 Iknowno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28/2024 postreply 13:06:12

中國的芯片製造,取決於西方提供的芯片製造的硬件設備軟件工具的先進程度 -viBravo5- 給 viBravo5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28/2024 postreply 07:19:14

光有設備還不夠,還須器件結構和工藝集成。華虹從有設備到出130nm芯片花了多少年? -Iknowno- 給 Iknowno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28/2024 postreply 13:00:47

芯片的發展不是這樣的,不是有幾台設備就可以的。設計到架構,指令集,標準。如果幾代脫節,基本就隻能自己玩了。而且還不一定玩 -justdoit2005- 給 justdoit2005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28/2024 postreply 20:18:40

我認為這又一次證明了毛的遠見。自立更生為主,外援為輔是正確的路線。 -f2022f- 給 f2022f 發送悄悄話 f2022f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8/2024 postreply 20:59:00

這個差距,不由技術決定,而是商業環境製度等因素決定的。比如,專利是否作為私有財產而受到保護,技術人員工程師是否“人礦” -無頭無腦- 給 無頭無腦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07/2025 postreply 11:34:4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