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8BPH0U0536Q9ID.html
矽穀大佬吐槽美國政府為黑社會大佬——Marc Andreessen的JRE訪談
兔主席/tuzhuxi 20241130
美國“科技右翼”(tech-right)、“技術權威主義”(tech-authoritarianism)、支持特朗普主義/MAGA的矽穀代表人物之一Marc Andreessen上了美國(乃至全球)最大播客節目——Joe Rogan Experience,講了一些涉及美國政府的聳人聽聞事情。聽完後大開眼界,也可以一窺為什麽這些矽穀人會支持特朗普,反對建製派政治。
訪談長達3個小時。Marc Andreessen所講的,有些是事實,有些屬於半真半假,有些屬於傳聞或不實信息,還有屬於陰謀論的內容,全部混在一起,無法辨別。而Joe Rogan(及其聽眾)都是政府懷疑論者,非常吃這一套,聽完瞬間印證他們對美國政府的看法。
部分要點如下,僅供吃瓜:
1.美國政府的“人工智能接管計劃”
拜登政府一直在與人工智能公司秘密會麵;
他們傳遞的信息讓所有人膽顫:“你們不用費勁去搞這麽多人工智能公司了。政府最後隻會批準兩三家公司,而且要對它們進行完全的管控。”
以上不是猜測,而是真實發生的閉門會談內容。
2.政府的管控機製——“監管俘獲”
美國政府在使用一種叫作“監管俘獲”(regulatory capture)的手段。這種方法已經使用了上百年了。
例如美國政府就是用這種方式管控社交媒體的;現在他們隻是把同樣做法應用於人工智能領域。
基本邏輯是,政府會支持/扶持兩到三家公司,幫助他們形成壟斷地位。
大公司麵對的典型威脅是:四麵八方出現的大型創業企業,希望通過“顛覆性創新”,挑戰傳統龍頭的商業模式。顛覆整個行業。這時大企業有兩個選擇:
選擇一是加大研發,對抗這些創業企業。但這很難,因為創業企業太多,來自方方麵麵;
選擇二是跑到政府那裏,遊說政府出台一些係列的監管(“監管牆”),把創業企業的潛在發展方向給限死、堵死,以此保住壟斷地位。
作為交換,這些大企業要按政府的要求做事。
【所以,據這些創業者和風投家說,這就是他們麵對的美式資本主義和政商關係本質】
3.AI管控才帶來真正的威脅
他認為美國政府對社交媒體的管控並不構成威脅,因為社交媒體隻是大家相互聊聊天。
真正的威脅來自對人工智能的控製,因為在未來,人工智能能夠決定:
——你能不能獲得銀行貸款;
——你孩子在學校裏學到什麽;
——你家裏的門啥時打開;
——你能買什麽不能買什麽……
美國政府希望把人工智能作為全麵掌控社會生活的手段。
4.把銀行作為武器
美國政府(這裏主要指民主黨)一直在秘密地將持“錯誤”政見的人踢出銀行體係。過程中當然也獲得了大銀行的配合。
說他公司裏的一名員工,僅僅因為其職位頭銜裏有“加密貨幣”一個標簽,就被銀行踢出了賬戶。銀行在對客戶數據庫進行掃描時發現了這個信息。而加密貨幣在政治上很敏感,貼“加密貨幣”的標簽相當於在政治上“暴露”了。
銀行這麽做,可以利用很多聽上去很光鮮的管理機製,例如“合規”、“聲譽管理”、“高層基調”(tone at the top)等。但根本目標是消滅敵人。
過程中沒有任何警告,也沒有申訴流程,就這麽被金融係統拒之門外。認為這不符合美國憲法。也許會有人打官司,也許五年後會有最高法院判例。但在現在就是這麽個情況。
5.“秘密分類”
美國政府有一種對公民的分類叫“政治暴露人物”(politically exposed person,PEP)。
如果你被貼上這個標簽,那麽根據要求,銀行必須把你拒之門外。
說左派/自由派人士中從來沒有一個人銀行賬戶遭禁、被踢出銀行體係。隻有那些持有“錯誤”觀點的人才會如此。
6.遊離在法律體係之外、不受約束的行政權力
說現在的情況是,一個人想在美國創業,完全是合法生意,但可能突然遭到美國政府的製裁,過程中沒有問責機製、沒有正當程序、沒有成文規定、沒有法庭、沒有決策流程、沒有申訴途徑——如果你的銀行賬戶因這種情況被禁,你是無處可尋的,沒有人可以申訴。
還有濫用“民事財產沒收”(civil asset forfeiture),說美國各地都有這個情況,也有這樣的報道,例如某個人突然被調查,被逮捕,然後他在銀行裏的保險箱(safe deposit box)的錢一夜之間全部被聯邦政府沒收。基本上一個官員給銀行CEO打個電話,就能毀掉一個人的生活。
他說,特朗普說這些是“深層國家”(deep state),但本質就是“行政權力”(administrative power)——遊離於立法體係之外、在行政/官僚體係內生成、沒有法律、沒有監管、沒有司法、不受約束的赤裸裸的政治權力。
7.政府的“打手”——NGO
以上東西,美國政府不需要直接做,他們的辦法是利用NGO(非政府組織)——資助大量NGO來做“見不得人”的“髒活”。
所以,政府不會直接和你對話,提要求,而會通過自己資助的組織(例如NGO)來給你施壓。如果這些組織跟你聯係,對你提要求,你應該很清楚發生了什麽。
具體而言,NGO會向企業各種施壓,要求它們:
• 審查言論
• 關閉銀行賬戶
• 拒絕提供某些服務(例如保險)。
很多都以產品和服務的形式體現,而產品和服務是沒有憲法保護的。例如保險。所以無從申訴。
總之,這一切都能讓政府保持局外,政府可以對此全部予以否認,看上去也很有道理。
8.美國政府=黑幫老大
“一方麵有私營/民營企業,一方麵有政府。私營/民營企業這邊,有自己的CEO、上市公司股價等等。但私營/民營企業是不是要做內閣部長要求他做的一切事情呢?是的。如果他不這麽做的話,他的下半輩子就會不斷麵臨調查、傳票、起訴以及極為嚴苛的審查。”
“政府有很多方式可以給企業施壓;可能是調查威脅,可能是傳票。可能有多種形式。但當政府這麽做的時候,所傳達出來的是一個非常強有力的信息。這好像來自‘黑幫老大’(mob boss)信息。”
“就好比說,‘老大問,你想不想幫我個忙?’‘是的,甘皮諾(美國黑幫老大)先生,我想您的幫忙。(我喜歡我家街角的那家小店,我可不想它今晚被一把火燒掉呀。’”
一切都是盤根錯節交織在一起的,包括各種NGO、媒體、大學、社會機構等,給企業施壓。企業最後不得不做讓自己後悔的事情。
9.“軟極權主義”(soft totalitarianism)
說美國人一提到極權主義就想到二戰時期的納粹,用秘密警察、暴徒、坦克槍炮,打人殺人。那是硬核形式的極權主義,暴力極權主義。
但還有別的方式,就是“軟性”的極權主義——形式就是各種主觀施行、不受法律約束的規則和權力。美國政府對社交媒體、金融體係、食品體係和所有行業的管理就屬於“軟極權主義”。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他們不會半夜出現在你的家門口把你揍個半死。
Joe Rogan感歎:這不就是美國一直在指責中國做的事情麽?原來美國政府自己在做。
10.關於中美競爭
訪談裏,Marc Andreessen對中國並不友好,不認可中國製度。但他是個商人,不關心抽象意識形態,不關心宏大敘事,隻從現實視角出發,關心現實利益,“有錢就賺”,“不和錢過不去”。所以,他的基本基調就是:美國必須逆轉目前的政治環境、政商關係,改善營商環境,這也才能吸引和挽留人才、資本、企業、最終在美國發展出(比中國更好的)技術和產品,贏得和中國的競爭。
小結:
-
Marc Andreessen大量投資人工智能、加密貨幣,過程中遇到很多來自美國政府的監管阻撓和打壓
-
這個過程裏,他們形成並加劇了對“大政府”、官僚體係、“深層國家”、建製派政治的方案
-
現實經濟利益受損,是像Marc Andreessen這樣的人轉而加入特朗普政治的根本原因。(馬斯克的區別在於,馬斯克有更多抽象價值和意識形態層麵的願景與訴求)
-
在被問到美國如何在21世紀與中國競爭時,他給出的建議,本質就是改變美國的政商關係,改善營商環境,把人才、資本、企業都吸引到美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