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麗莎白·比克(Elisabeth Bik),一位獲柏林愛因斯坦基金會獎的科學偵探,長期致力於揭露科研領域的學術欺詐行為,2024年11月發布了一篇名為The paper mills helping China commit scientific fraud (造假論文廠助力中國科學欺詐)的推文,推文主要發現如下:
1. 論文工廠市場龐大
中國的科研環境對論文數量有著極高的要求,尤其是臨床醫生為了晉升和職稱評定,必須發表一定數量的研究論文。對許多人來說,最便捷的方式便是從快速增長的“論文廠”行業購買論文。每篇論文的價格可高達5000美元(約4000英鎊),這些“論文廠”通過中國社交媒體廣泛宣傳其服務,提供論文寫作、同行評審和版權簽署等一站式服務,然而,這一現象卻鮮有引起外界關注。
2.造假手段豐富
學術造假的手段多種多樣,有些甚至荒唐可笑。例如,一篇關於前列腺癌的中國研究論文中,竟然有50%的患者是女性——顯然,女性是沒有前列腺的。更為隱蔽的造假方式包括圖像的重複使用,將相同的圖像偽裝成不同實驗的結果,或者對圖像進行旋轉、翻轉、拉伸等PS處理,使其看起來像是“新”的數據。這些手段讓外界難以察覺,但卻大規模存在於學術論文中,嚴重影響了科研的可信度。
3. 扭曲的激勵機製
中國學術界存在著與發表論文數量掛鉤的扭曲激勵機製。晉升和科研資金的獲得都與發表的論文數量直接相關,這使得許多年輕研究人員感到“恐慌、擔憂和絕望”。在這種壓力下,他們往往將創新性研究拆分成多篇較小的文章,增加發表的總數量。更有甚者,研究人員被鼓勵重複工作,編寫“填充論文”,在同行評審中也常常夾雜“關係和個人恩惠”。這些不正當手段背後反映的是學術環境對數量的極度重視,忽視了質量與創新。
4中國學者反饋.
許多中國學者在匿名談到自己的學術經曆時表示,由於體製內的壓力,他們別無選擇,隻能采取不當手段。一位來自中國頂尖大學的研究人員透露,為了完成研究目標並保住工作,他們感到被迫作弊。他們不僅使用“論文廠”服務編寫論文、偽造數據,甚至剽竊他人工作、剝削學生卻不給予署名,部分學者甚至通過賄賂期刊編輯來“購買”學術發表的機會。這種被迫而來的學術不端行為,暴露了中國科研體製中存在的根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