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我對美國此次大選後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及外交等主要方麵做了基於事實的簡評。在經濟方麵,籠統地提到AI“革命”,股市,通漲,和新式氫能源,對製造業回歸和關稅僅一帶而過,並未展開。這裏想彌補那個不足,稍加展開說一下。
人們在網上常可看到很多人雲亦雲有關美國的說法,比如美國政府和金融界是猶太人掌控的了,一種耳朵都起繭的cliche ,還比如美國“例外”要消失了(American Exceptionalism ,指美國憲法精神獨一無二,1831年由托克維爾提出),還有就是美國製造業凋零了,總之美國已日薄西山,馬上要淪為二流三流國家了讓出老大位置了等等,共同點是沒有一個給出客觀實證。
上述說法不值一駁。稍有知識的人不妨去分析一下,美國國會議員由各州各區選舉產生,猶太人再無孔不入也做不到深入影響整個民主社會,更別說美國的選舉是“選舉人團”和“普選”相輔相成的,下次聽到這種謬論,可一慨忽略,免得浪費腦電波。說金主什麽的,去查一下美國競選資助法就行了。至於美國“例外”要消失了,那得看獨立宣言是否從教科書中消失,美國傳統價值觀是否在大眾心裏不複存在(這次大選結果正好證明它在關鍵時刻的強大生命力),還要看美國政治家足否都昧著良心做事,這些可能嗎?隻有低智商者和極左傾向的人才會拿來呀呀學語,順著竿子往上爬。
聽得最多的恐怕是詬病美國當今的製造業了。在冷戰期間,美國馬歇爾計劃促成了戰後西歐和東亞四小龍經濟與製造業的蓬勃發展(那次救的是奄奄一息的真朋友,今天如有必要美國對自身何嚐不可以如法炮製)。冷戰期間經濟現代化從美歐日外溢到曾有著獨裁血統的南韓,台灣,香港和新加坡,並促使大部分政治高度自由民主化。中國改革開放後,政治環境變得寬鬆,四小龍積聚的經濟勢能迅速導向這個東方大國,美國也積極欲將其化敵為友。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的經濟全球化,美國這個東郭先生就把路邊凍僵的蛇揣懷裏了。一時間,製造業外包外流之風吹遍美國大地,工廠關閉,工人失業,大潮之中一些人的富和贏變成了一些人的貧與輸。按說脫離貧困致富的一方應該“喝水不忘掘井人”(小學生都知道,課本裏教過的哈),應該遵守相關法律並崇尚契約精神,與美國互通有無,甚至無私幫助,可他們天生就是缺少這個資質,用忘恩負義都“馨竹難書”,更有甚者竟以難理解的原因與世界上聲名狼藉的國家沆瀣一氣,其中一個在曆史上侵占本國大片領土,且將原住民悉數屠殺進行種族滅絕(江東六十四屯),曾與其因邊境糾紛打過熱戰,還受到其實施核打擊的真實威脅(美國得知後立馬說你扔核彈,我就與被害方一起對你核反擊,及時予以製止),這一切真讓人無語。
扯遠了,回到美國當今的製造業。這方麵如輕工業(紡織,服裝,冰箱,電視等),大部分早已外包外流,普通鋼鐵工業也如此,很多是因嚴格的環保法規岀走的。這些製造業的回流,需至少兩個條件,一是環保法規的靈活完善,一個是價格上有利可圖,前者主要看選民與國會和地方政府的意願,後者則部分靠關稅來達到目的。另外一個是造船工業,這個不是靠上述兩個條件能達到的,其中一個因素是熟練工人,至少在短時間內是如此(培訓需要時間),等未來AI上陣後會迎刃而解。目前的解決方法是依靠盟國幫助造艦(如有此需求的話),比如韓國和日本(核潛艇已在澳大利亞建造)。這裏舉個例子,美國海軍需要的一款強大超視距武器,叫海軍打擊導彈(Navy Strike Missile,或NSM),長4米,射程250公裏,速度1馬赫,120公斤高爆彈頭,破甲方式是肽合金穿透受控裂爆,能規避對方防禦係統,分海基和空射,是對付敵方艦船的刹手劍。這款導彈美國人不生產,是向盟國挪威一家軍工商訂購的。合同一簽(9億美元),該廠商手握大把的鈔票,不但在本國建新的導彈工廠,還在澳大利亞和美國建廠。軍工方麵如此,未來適合時候其他製造業難免不會以類以方式回流美國(台積電已經一馬當先)。
軍工方麵為了不受製於他人,如我前麵文章中提到的,一家矽穀的初創公司已經在加州沙漠中建起如特斯拉超級工廠一樣大小的廠房,全自動化增材製造(俗稱3D打印),目的是為軍方提供完整的供應鏈。工廠使用數字化設計和製造。據報道該公司還要再建20座這樣的工廠。不遠的未來,民用製造業也很可能“照葫蘆畫瓢“。美國有軍轉民的“前科”,其中軍用因特網轉為民用互聯網最具代表性。如下次有人對你說美國製造業不行了,讓他再想想,別再“刺激”美國,等巨人醒來每顆螺絲釘都自己生產,他們的製造業還有主要市場嗎?
美國製造業過去的“出走”是一個過程,是資本趨之,美國製造業今天的回歸也會有一個過程,除資本外還有地緣政治作為催化劑,加上美國也開始玩國家資本主義,還添加了“小院高牆”,並在盟友中統籌兼顧分工合作,整個過程並非過去出走者的簡單歸來,而是相應全新製造業的拔地而起,化繭為蠶,它們將更高效,更快捷,更靈活,更廉價。一旦布局完畢,該輪到美國人看對手製造業淹沒在曆史車輪的滾滾紅塵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