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大降27.1%,下階段走勢如何

9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大降27.1%,下階段走勢如何

受有效需求不足、工業品價格下降及今年8月份以來同期基數明顯抬高等多重因素影響,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

國家統計局10月2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9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2281.6億元,同比下降3.5%。其中受去年同期高基數等因素影響,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27.1%。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統計師於衛寧分析,多重因素影響工業企業利潤下降。一是從價格看,工業品出廠價格持續低迷,9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降幅繼續擴大,對企業收入和盈利形成較大壓力。二是從收入看,1-9月份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2.1%,增速較1-8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三是從成本看,企業成本增速快於營收增速,導致企業毛利下降,對利潤增長支撐不足。此外,今年8月份以來同期基數明顯抬高也給利潤恢複帶來壓力。

分行業來看,高技術製造業凸顯韌性。1-9月份,在生產快速增長帶動下,高技術製造業利潤同比增長6.3%,高於規上工業平均水平9.8個百分點,拉動規上工業利潤增長1.1個百分點,為規上工業利潤提供重要支撐。

其中,航天器及運載火箭製造、半導體器件專用設備製造等高端裝備製造行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7.1%、13.2%;智能車載設備製造、可穿戴智能設備製造、智能無人飛行器製造等智能製造行業利潤分別增長27.5%、25.6%、10.2%;鋰離子電池製造等綠色製造行業增長58.8%。

在各地區各部門紮實推動一係列擴內需促消費政策落實落細以及國際市場需求穩定的背景下,部分消費品行業保持較快增長,前三季度,消費品製造業利潤同比增長2.4%,高於規上工業平均水平5.9個百分點,拉動規上工業利潤增長0.5個百分點。其中,紡織、家具、農副食品、文教工美等行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1.5%、11.0%、6.6%、5.4%。

於衛寧表示,總體看,雖然規上工業企業利潤有所下降,但工業新動能韌性顯現,且隨著工業企業預期企穩、信心有所增強,工業企業效益有望得到恢複。下階段,要加快落實存量政策和近期出台的一攬子增量政策,為工業企業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助力工業企業利潤恢複向好。

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日前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四季度工信部將會同相關部門,再推出一批促消費、擴內需的一些具體舉措,幫扶企業拓展市場、釋放活力。一是聚焦投資帶動,實施技術改造升級和設備更新工程;二是圍繞擴大消費,組織優供給、促升級係列行動;三是深化場景應用,培育壯大低空經濟、智能製造等新質生產力。

王江平表示,抓緊下達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項目批複和資金,加快已簽約的1500億元技術改造再貸款發放到位。近期,向銀行推薦一批新的專項再貸款項目,並提前謀劃2025年製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組織工業領域儲備項目加快開工建設,盡快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目前,工業領域在建和年內開工項目大約有36000個,預計未來3年將拉動投資超過11萬億元。

民生銀行(3.880-0.01-0.26%)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分析,3000億元左右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大幅擴大以舊換新支持範圍並提升補貼標準,刺激投資與耐用品消費,目前資金已全麵下達,另外專項債資金也加快投入使用,這都對提振工業企業信心、鞏固工業經濟恢複基礎起到積極作用,或將帶來未來工業經濟利潤恢複。

10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緊緊圍繞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持續抓好一攬子增量政策的落地落實,及時評估和優化政策,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進一步提升宏觀調控成效。同時更加注重政策和市場的互動,充分調動各方麵積極性,更好激發增長動能。

地方上,近期廣東、江蘇、甘肅、海南、河北等多地召開會議,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四季度經濟重點工作,圍繞工業穩增長、重大項目投資、激發消費潛力等提出具體舉措。

業內普遍認為,隨著存量政策和一攬子增量政策持續發力顯效,發展的活力和動力將進一步釋放,四季度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有足夠的支撐,主要經濟指標有望繼續改善,預計全年能夠較好完成目標任務。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