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利是一個很無能的人,搞砸阿富汗撤軍他要負70%以上的責任。當時要他辭職的呼聲很高,是拜登將他保了下來。
所有跟帖:
•
如果老川這次敗選,還會有不平靜。隻要軍隊不跟著起哄,美國依然會安然無恙
-viBravo5-
♂
(0 bytes)
()
10/12/2024 postreply
07:56:39
•
原來就是他負責的阿富汗撤軍?識趣的就一邊呆著,還跳出啦找抽
-隨意看看~-
♀
(0 bytes)
()
10/12/2024 postreply
07:59:55
•
國防部製定方針,總參謀部負責執行
-Mich_Agent-
♂
(0 bytes)
()
10/12/2024 postreply
08:03:50
•
從阿富汗撤軍的戰略方針沒有錯,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發生了一係列不該有的非常低級且嚴重的錯誤。
-老看客-
♂
(0 bytes)
()
10/12/2024 postreply
08:22:42
•
撤軍慘不忍睹,讓世界看了個笑話。普京看到一定想,這幫窩囊廢,時機正好呀
-隨意看看~-
♀
(0 bytes)
()
10/12/2024 postreply
08:27:47
•
拜登援烏的遲疑,米利與蘇利文是重要原因。2022年秋烏軍準備赫爾鬆戰役時西爾斯基要同時打哈爾科夫反擊戰,米利也是反對的。
-老看客-
♂
(0 bytes)
()
10/12/2024 postreply
08:00:14
•
我也覺得烏俄戰爭拖這麽久,司機絕對要悲劇了。現在要求和談的呼聲漸盛,估計司機頂不住了。當初要是美歐膽子大點,一鼓作氣速戰
-隨意看看~-
♀
(0 bytes)
()
10/12/2024 postreply
08:03:29
•
米利下台了,即使他還在烏克蘭也能頂住。俄羅斯沒那麽強,普京現在是不顧一切代價在撐,他期望美國大選後援烏政策翻盤。
-老看客-
♂
(0 bytes)
()
10/12/2024 postreply
08:07:21
•
虧得最後澤連斯基和紮盧日內都選擇了支持西爾斯基。若是沒有哈爾科夫反擊戰打下的基礎,現在烏克蘭的局勢要被動得多。
-老看客-
♂
(0 bytes)
()
10/12/2024 postreply
08: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