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選投票“三原則”
兩個多月前在一篇博文裏(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0301/202407/14713.html)我說過,作為獨立選民,我對兩個黨派的候選人、對任何政治家都不“熱愛”,投票時經常是兩害而取其輕。這一次,原先是我反感“廉頗戰黃忠”,現在換了一個人,我進一步了解其人和主張,還在權衡之中,依然沒有決斷。
因為下周起將要離開美國一個多月,回來的時候大選投票日剛好過了,所以我從網上要了absentee ballot要在我離開之前寄出去。我所在的紐約州是深藍州,在選舉人團製度下,我這一票投給誰其實都是不作數的。但我還是要投票。十幾年前我入籍時,我就給自己定下了投票“三原則”,至今沒有任何改變 —
- 積極原則:我一定要投票
- 獨立原則:我不屬於任何黨派
- 私密原則:我的選擇不告訴任何人
我要投票,歸根到底是我珍惜以選票為標誌的民主製度。也許在我這個州,我的選票對結果不產生影響。但一個州之所以成為“紅州”或者“藍州”,正是那個州千百萬人民行使公民權利的結果。而且,民主選舉製度是一個綜合的體係。在低一級的選舉中,民主黨政治家在紅州執政,或者共和黨政治家在藍州執政都很常見(比如朱利安尼曾是紐約是市長,施瓦辛格曾任加州州長,更不用說克裏頓曾在深紅阿肯色州當州長十幾年)。此外,選舉也未必是關於黨派的。前年我們這個學區board member 增補,一位印度裔居民積極拉票,他對預算的計劃符合我的希望,我就投了他的票。在美國,投票不一定是選總統,投票的結果是重要的。
時不時能看見文章和言論,說這個國家的一切都是被有錢人、被大佬、被華爾街、或者被什麽法力無邊的黑暗勢力控製的,投票沒有用。說這種話的人,若不是牆內五毛,就是民主的力量過於不信任的人,或是陰謀論者。年薪3萬的清潔工當然與比爾蓋茨的影響力不能比,但一人一票這個東西,是有權有勢的人也擺平不了的。8年前,大多數人不相信川普能贏,4年前,大都數人不相信他會輸。最終起作用的,恰是小人物的一張張選票。
我心裏很看不上的,是不相信民主、法治,卻長期呆在美國這個“人家”的地盤上的一群人。他們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動不動就說自己受歧視,但卻自我邊緣化,不自強、不爭取,隻會在中文網上唧唧歪歪。
一個法治的國家,離不開民主的製度,否則必然陷於沒有透明度的獨裁。在這一點上,我對美國依然有著審慎的信心。一個月前,紐約州(共和黨)眾議員George Santos,在聯邦機構的調查和證據麵前,承認他犯有跟欺詐有關的多項重罪,等待他的可能是數年的監禁。就在這幾天,FBI對紐約市(民主黨)市長Eric Adams 的犯罪調查浮出水麵,此人正麵對收受賄賂、挪用競選經費等多項嚴厲指控…… 包括FBI在內的美國執法機構,依然能夠保持其基本的獨立性和公正執法,是我對這個國家依然有信心的重要前提。
我之所以是獨立選民,主要的原因在於我對兩黨的政策和執行結果總體上毀譽參半。這方麵例子太多,我不具體說了。時常聽到政治傾向性很強的朋友指責另一黨派的總統在“搞垮美國”,於是兩方吵得昏天黑地。不管誰當總統,我願意相信他們主觀上的積極願望。總統是一些有政治理想的個體,他們的權力欲肯定高於常人,品德總體上可能與普通人差不多(但因為政治手腕,常顯示出比常人更多的不堪。)我願意相信他們都是愛國者,希望通過在任期間國家的發展繁榮而讓自己名垂青史。
然而理想與現實結果不一樣,站在不同立場上的人對結果的評價也不一樣,有些事情還需要曆史的沉澱。比如阻止老布什連任的經濟危機,可能是此前大受讚譽的“裏根經濟學”的延遲的副作用。克林頓時期經濟繁榮、股市高漲、政府沒有債務,這究竟是克林頓領導有方,還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技術革命讓他躺贏,也很難說。小布什年代的第二次海灣戰爭曆來遭到詬病,但如果放到9-11剛剛發生不久、美國對國家安全比較偏執的大背景下去考慮,那麽鷹派用力過猛的責任由他一人承擔,恐怕也是有失公允的。
鑒於以上考慮,我認為大選的最終的勝出者都不是法律意義上的“壞人”。我堅決反對對總統候選人進行人格的侮辱,比如稱哈裏斯是“小三”、“破x”,稱川普為“罪犯”、“川騙”等等。如果有看官覺得隻有這樣稱呼才有力,才過癮,您跟我不在一個頻道。選總統不是選模範公民,是看其政治理念是否靠譜。哈裏斯是不是“睡”上去的,見仁見智,不是我特別關心的問題。我的下屬中有一位,她已故的爺爺是銀行家,跟年輕的川普打過一些交道,據她轉述,川普是個as*h*le。但又怎樣呢?這種信息對我的選擇不會有什麽影響。
我的兩個孩子這回第一次達到投票年齡,我鼓勵他們投票。日前看到一篇博文,有網友寫文章說終於說服自己的兒子投票了。點進去一看,原來不是說服孩子投票,而是說服孩子投票給某個候選人,這跟我的立場是迥然不同的。我隻希望孩子去投票,至於投給誰,那是他們自己的的選擇。我當然不是與孩子完全沒有關於政治的交流。比如我日前跟女兒說,如今共和黨的許多政策,比兩代人以前的民主黨還要 liberal。她馬上回:這不是很正常嗎?時代在發展。·我不再多言。相信年輕一代是我的準則。
日常生活中,對大多數事情,我都是立場明確,不怕爭論的。然而大選投票則是例外。當年我第一次投票時就給自己定下規矩:我的票投給誰,我不告訴任何人,包括家人。有一次我父親問我,我跟他說無可奉告,他不高興,我也很過意不去,但規矩不變。我的“私密原則“,源於自己在美國政治上中間派的立場。美國的總統候選人或其黨派,在我心中都不是壓倒優勢,經常是40:60,甚至49:51。所以我不願給人我支持哪個黨、或是某位候選人的擁躉的錯誤印象。因為這不是事實。
幾周後我回到美國的時候,大選應該已經塵埃落定了。當然不排除2000年大選的那種極端情況,即過了19天依然無結果。這次大選,結果非常接近和出現某種意外都是可能的。對我來說,不管是哈裏斯1.0還是川普2.0,都是有趣的章節。我希望今後四年精彩。退一步講,哪怕四年演砸了,也不沒有什麽了不得的。我依然相信美國民主製度在未來的糾錯能力。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