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歐洲的北方蠻族(日耳曼、凱爾特、斯拉夫)種族滅絕了黑發棕眼的希臘人和羅馬人、以及腓尼基文明、部分滅絕和滲透壓迫過以色列(整個地中海文明圈),將剩下活著的驅逐到歐洲最南端,但一整套社會文明(多神論、文藝、科技、製度)、拉丁文、一神論基督教,今天西方自認為是沿襲自那裏。
與前者相似,中亞、東北亞的北方蠻族也入侵中原,竊據中國,北方蠻族(匈奴鮮卑遼金元滿)也種族滅絕並驅趕晉、秦、楚文明,入侵者自稱為是“中國”。
所不同的是,歐洲的北方蠻族經過近代洗禮,懂得感恩地中海古文明,竭力支持他們文化意義上的祖先(美國之於以色列,先無論對錯);並且因為擬音文字的本質特征——字母的基礎性,不易被滅絕,字母數不減反增,發音量增多,單詞數量得到極大發展。使得盡管人種替換,文明程度卻沒有下降。
中國的北方蠻族對古漢族族群,直至今日仍處於徹底種族滅絕的敵對態度;由於象形文字固有特征:創造新字的同時必須盡量創造不同的單音節,發音量隨著造字量增加不斷增加,因此需要維護一張極為龐大的【符號-發音映射關係表】,這需要關係高度緊密的族群才能準確傳承。一旦發生種族滅絕,首先消失的是發音,至於寫在紙上的符號,入侵者則按照韻書瞎掰發音,可悲的是入侵者的發音量極為簡陋(普通話的韻+聲=37+21,4種聲調),例如現在隨便找一個永遠不會用的古漢字,普通話就用37+21瞎扯一個已經存在的發音,大量的字都是重(複)音的。古代無論晉語秦語,聲韻都高達數百個,音調都在8個左右。當發音量減少,可支持符號能力隨之下降,直接導致文明程度下降。晉、宋、明的漢人浴血奮戰為了什麽,不僅僅是為自身生存,也是為文明的生存,他們知道一旦戰敗,後世將陷入如牲畜般的無盡的黑暗。
韃虜占據中國後他們認為最有價值的核心部分剩下什麽?“北京的中軸線”?卷著舌頭的幹癟發音?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