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伏行業風險積累已遠勝過往”
7月25日,在光伏行業2024年上半年發展回顧與下半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稱 “現在整個光伏行業的形勢是非常嚴峻的,光說‘嚴峻’感覺都不足以形容現狀了。”
在產業鏈價格、製造端產值等方麵,市場情況則跌入“冰”點。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統計,2024年上半年,國內多晶矽、矽片價格下滑超40%,電池片、組件價格下滑超15%;2024年上半年國內光伏製造端(不含逆變器)產值約5386億元,同比下降36.5%;進出口方麵,2024年上半年,我國光伏產品(矽片、電池片、組件)出口總額約186.7億美元,同比下降35.4%。
對於當下的中國光伏產業而言,如果用“冰火兩重天”形容現狀,那麽“火”的領域主要集中在產業的宏觀層麵,站在能源轉型的時代洪流下,作為可再生能源代表的光伏,在應用端和製造端始終“風風火火”。
但若將觀察角度落至一家家具體的企業時,便可看到眾多行業參與者在“內卷”中掙紮求生的艱難圖景。
王勃華在研討會上提到,根據部分上市企業的半年報數據,可以看到大多數主產業鏈企業淨利潤處於虧損狀態,更為嚴重的是,第二季度的虧損相比第一季度有加劇的趨勢,這就是當前嚴峻形勢的一個表現。
“多個環節的價格已跌破成本線。例如,多晶矽的價格已經跌破成本線,典型的多晶矽企業都受到了影響。同時,組件的開標價格也在持續下降,目前大約在每瓦7到8毛錢的範圍內,導致企業虧損不斷加劇。現在這個虧損的情況就是一個全產業鏈的虧損,全行業的虧損,而這樣的情況在中國光伏曆史上是很少見的,我還沒有碰到過。”王勃華強調。
此外,據其介紹,目前國內光伏主產業鏈上終止和延期的項目越來越多,企業開工率下降甚至停產的情況也越來越多。
王勃華指出,雖然眼下中國光伏行業的產能仍在增長,但增速已大幅度下滑,現在的增速僅為去年同期的四分之一,項目數量和規模也是如此。在光伏四大主材環節(多晶矽、電池片、組件、矽片),今年上半年已有超過20個項目宣布終止或延期,多晶矽的開工率基本上在60%左右,盡管個別頭部企業可以達到80%,但大部分企業的開工率維持在50%到60%。同時,停產的工廠數量也在增加。
“形勢如此嚴峻,我們需要進行調整,但調整的難度非常大。行業裏的‘老玩家’轉身不易,‘新玩家’尚需沉澱。”王勃華表示。
在他看來,中國光伏行業中的“老玩家”麵臨著沉重的包袱,而且新老包袱都有。其中,新的包袱是指近幾年頭部光伏企業建設垂直一體化產能的進度非常快,這種做法在行業景氣時能擴大效益,但在行業不景氣時,全線失血,反而加重了損失。舊的包袱則是指舊產能出清不暢,導致計提損失嚴重。
“很多產線還沒回本,現在要提前淘汰。”王勃華說。“我們原來總說舊產線可以升級改造,但實際操作中也存在難度。有些產線根本沒有升級價值,比如廠房不夠大、設備尺寸不對等,導致改造升級沒有餘地。即使有可以升級改造的產線,調試難度也大,性價比仍不足。”王勃華進一步表示。
“新玩家”則主要麵臨技術方麵的問題,王勃華表示,光伏行業內“新玩家”持續技術發展和創新的能力不足,導致不少新產線一投產就落後。此外,新企業的知識產權積累較少,不像老企業有沉澱。而頭部企業也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在知識產權領域維權的呼聲日漸高漲。以前通過挖人、買設備快速提升建廠能力的方式,現在遇到的困難會更多。
海外市場方麵,王勃華表示,目前美、歐、印、巴西、南非等全球頭部光伏市場紛紛出台貿易壁壘政策,限製我國產品直接出口,我國企業海外產能開始遭遇貿易壁壘問題。
“行業的寒氣最終將影響整個產業鏈,產業鏈上遊企業及監管部門需做好應對預案。貨款拖欠、三角債係統性風險和‘虧本生產’現象難以成為常態,行業要密切關注當前價格下的產品質量。在訂單交付和產品質量風險方麵,當前產業投資回報率大概率不及預期,企業需加強現金流儲備,防範企業現金流風險。”王勃華表示。
他在研討會現場呼籲:“中國光伏行業風險在當前體量下影響遠勝以往,需要在積重難返前盡快調整,行業調整‘長痛不如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