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與白俄羅斯之間的一場規模不大的軍事演習“雄鷹突擊-2024”,因其特定的時間和地點,引起了廣泛關注和解讀。台灣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楊三億甚至在接受美國之音采訪時驚呼:中白這次軍演傷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極強。
1.“雄鷹突擊-2024”
在華盛頓北約峰會(7月9日至11日)開幕的前一天,中國和白俄羅斯開始在白俄羅斯的城市布列斯特(Brest)附近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演習的地點距離北約成員國波蘭的邊境僅僅5公裏,距離烏克蘭邊境僅僅50公裏。“雄鷹突擊”為期12天,自7月8日到7月19日止。
中國《解放軍報》透露,中方部隊由第80集團軍某旅抽組,中白雙方將采取混編同訓模式,共同完成營救人質、聯合反恐怖行動等課目演練。白俄羅斯國防部補充,雙方還將演練空降突擊、渡河突擊與城鎮巷戰。
2.中國外交部的解釋
中國外交部10日表示,這是根據兩國的年度合作計劃實施,是中白之間正常的軍事交流合作,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
3.演習的真實背景
在俄烏戰爭中,白俄羅斯是俄羅斯的頭號盟友,它給俄羅斯提供後勤支持和空軍基地,但沒有提供軍隊。
基於白俄羅斯在俄烏戰爭中的作用,歐盟於6月29日對白俄羅斯實施了新的經濟製裁。中白聯合軍演是白俄羅斯顯示自己在國際舞台上並不孤立的一種方式。
白俄羅斯武裝部隊總參謀部副總參謀長Vladimir Koupriyanyouk近日宣稱,這一軍演就是對“西方就白俄羅斯的侵略性外交政策”和“烏克蘭挑釁”的回應。
對中國而言,由32個成員國組成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7月10日發布了《華盛頓峰會宣言》,在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同時,嚴厲批評中國“已成為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的決定性推動者”,破壞國際秩序,持續挑戰北約的利益、安全和價值觀。
北約華盛頓峰會譴責中國向俄羅斯提供武器零件、設備和原材料,持續惡意網絡活動,散布虛假資訊,迅速擴大核武庫,並擁有先進的運載係統等。峰會批評中國持續挑戰北約的利益、安全和價值觀,與俄羅斯不斷深化戰略夥伴關係,並企圖改變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
在本次北約峰會發表的宣言中,北約表示將深化北約夥伴關係,將與澳洲、日本、新西蘭、韓國“印太四國”(IP4)及歐盟領導人討論共同安全挑戰與合作領域。
宣言明確表示,印太地區對北約非常重要,因為該地區的發展直接影響歐洲-大西洋地區的安全。北約歡迎亞太夥伴為歐洲-大西洋安全繼續做出貢獻,並加強與“印太四國”應對跨區域挑戰的對話。
4.西方政客與媒體對這場演習的解讀
此次演習被西方廣泛認為是中國對北約的挑釁,是中國為應對以美國為主導的印太戰略部署,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抱團取暖,以“集團化”方式對抗北約。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表示,這表明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聯盟的邊境”。
波蘭防長瓦迪斯瓦夫·科西尼亞克-卡梅什(Wladyslaw Kosiniak-Kamysz)近日警告,波蘭與白俄邊界正麵臨混合戰威脅。
法國世界報北京通訊員蒂博(Harold Thibault)和該報記者文森特(Faustine Vincent)聯合署名的一篇文章表示,中國和白俄羅斯在北約家門口進行軍演,意味深長。在烏克蘭戰爭的背景下,這一軍演被視為是對西方的挑戰。
總部設在華沙的歐洲大西洋事務局的執行主任Valery Kavaleuski分析說,“這是白俄羅斯威脅西方的一種方式,是為了表明,盧卡申科有能力在歐洲的心髒地帶和北約的邊界擁有中國的軍事存在和軍事影響力”。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中國力量項目主任Bonny Lin表示:“鑒於中白聯合軍演的時間和地點,中國希望發出一定數量的信號。”中國向可能會支持、從而讓北約更加轉向亞洲的歐洲國家表明,北京有能力在歐洲大陸上造成破壞。
此次軍演其實是中國和白俄羅斯在當前國際形勢不確定性和複雜性增加的背景下,對國際力量格局的一種試探。它們通過軍事合作來平衡與西方國家的關係,同時也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對潛在的威脅作出戰略布局。
古人雲,來而不往非禮也,麵對美歐的長期打壓,此次軍演可能隻是個開端,重頭戲可能還在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