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2航電升級的最大局限,就是難以加裝光電係統。在隱身時代,沒有光電跟蹤瞄準係統(EOTS),戰機就是半個
瞎子,因為大家隱身都不差,F-22和殲-20的互相發現距離也就七八十公裏,所以必須用光電係統補充。
而EOTS對戰鬥機的最大探測距離超過100公裏,可有效彌補雷達的的局限。另外EOTS還能用激光指示目標,引導激
光製導炸彈,F-22最開始沒有對地攻擊能力,就吃了沒有EOTS的虧,後來加裝的小直徑炸彈,也是GPS+慣導的,
精度比激光製導炸彈差遠了。
而光電分布式孔徑係統(EODAS)就更有用了,它由分布在機身各處的6個光學傳感窗口組成,能為飛行員提供
360°無死角的球形全景視野,極大提升飛行員的態勢感知能力,並為格鬥彈的大離軸發射提供目標指引。有了
EODAS,戰鬥機座艙就不用設計得那麽高,大大降低了阻力。比如F-35就放棄了後部視野,殲-20的最新改型也將
座艙後部加高,降低了低壓區的阻力,還增大了內部空間。
殲-20得益於後發優勢,設計之初就自帶帶EOTS和EODAS,這一點是F-22永遠追不上的了。
殲-20雷達的T/R組件是氮化镓材料,比F-22的砷化镓領先一代,不過F-22在即將開始的“中期升級計劃”,將換裝最新的氮化镓雷達。但由於殲-20的機頭直徑更大,可以安裝高達2200個T/R組件,超過F-22的2000個,所以在雷達的潛力上,殲-20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