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招印度人?被印度人逼瘋的北美公司
01 印度人隻雇傭印度人
一位加拿大人因為找不到工作破防,在網上大罵印度人,吐槽加拿大的公司全被印度人占領了,本地人根本沒有機會獲得工作機會。
其實,不止在加拿大,在很多國家,當地人都遭受到同樣的困境,像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沙特以及中國香港等。
隻要公司的高管或者人力資源是印度人,過不了多久,這個公司就會變成印度人的公司。
印度,世界第一人口大國(2022年超過中國),國內資源不發達,再加上競爭激烈,很多印度人都開始向外尋找機會,大量的印度人湧向海外會給當地的就業帶來了巨大衝擊。
麵對公司到處是印度人的問題,很多當地人在社交媒體上抱怨印度的這種文化。
當地人都是互相支持,而印度人卻是隻支持印度人,堅持Indians First的原則。
除了抱怨職場上到處都是印度人,也有很多人開始感歎身邊的印度人越來越多,自己明明是來體驗歐美的浪漫風情,卻不小心掉進了“印度”。
02 印度人“掌管”下的美國
印度人給人的印象是非常的浮誇、非常能將就、“特技”不斷、口音奇特、極度自信。例如,要是有人指出他們有口音,他們可能立馬會反駁道:說我們有口音?印度英語才最純正!
從英國獨立出來之後,印度繼續保留著英語教學,使他們天生在英語上就有優勢。
印度英語發音總是“嗒啦嗒啦”的,即使有豐富的肢體語言,一般人還是很難聽懂印度人到底在講什麽!
如果你聽不懂他們說的,那是你的問題,不是他們的問題。即使你聽不懂他們說什麽,他們依舊會“嗒啦嗒啦”的輸出,最後掃興離開的一定是你,而他們將繼續輸出,完全不介意發音的問題。
正是這種極度的自信和語言上的優勢,印度人在美國混得風生水起。很多大公司的CEO都是印度人,比如微軟、穀歌、IBM、ADOBE等等。
(美國企業印度高管)
序號 姓名 職位 公司
1 Sundar Pichai 首席執行官 (CEO) Alphabet Inc. (穀歌母公司)
2 Satya Nadella 首席執行官 (CEO) Microsoft (微軟)
3 Arvind Krishna 首席執行官 (CEO) IBM
4 Shantanu Narayen 首席執行官 (CEO) Adobe (奧多比)
5 Rajeev Suri 前首席執行官 (former CEO) Nokia (諾基亞)
6 Sanjay Mehrotra 首席執行官 (CEO) Micron Technology (美光科技)
7 Nikesh Arora 首席執行官 (CEO) Palo Alto Networks (派洛阿爾托網絡)
8 Ajay Banga 前首席執行官 (former CEO) Mastercard (萬事達卡)
9 Jayshree Ullal 首席執行官 (CEO) Arista Networks
10 Francisco D'Souza 前首席執行官 (former CEO) Cognizant (高知特)
11 Vasant Narasimhan 首席執行官 (CEO) Novartis (諾華製藥)
12 Amrapali Gan 首席執行官 (CEO) OnlyFans
13 George Kurian 首席執行官 (CEO) NetApp
14 Revathi Advaithi 首席執行官 (CEO) Flex (偉創力)
15 Laxman Narasimhan 首席執行官 (CEO) Starbucks (星巴克)
16 Leena Nair 首席執行官 (CEO) Chanel (香奈兒)
17 Dinesh Paliwal 前首席執行官 (former CEO) Harman International (哈曼國際)
18 Sanjay Jha 前首席執行官 (former CEO) GlobalFoundries (格芯)
19 Punit Renjen 首席執行官 (CEO) Deloitte (德勤)
20 Vivek Sankaran 首席執行官 (CEO) Albertsons (艾伯森超市)
慢慢的,印度人掌管的美國企業開始顯露問題了,一是這些企業缺少了創新,無法跟上最新的發展。
在AI方麵,這些科技巨頭被OpenAI壓著打,尤其是穀歌,搜索引擎業務受到嚴重的威脅。在硬件方麵,後起之秀英偉達獨占鼇頭。
二是公司的印度人太多了,嚴重影響公司的運轉。
印度人做事磨蹭,卻很會表現,很多華人(專題)隻能在印度人手下打工,華人辛辛苦苦完成的業績,卻在不知不覺間成為了印度人的功勞。
麵對“過多”的印度人,有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分享:
矽穀都在反思:這十年就一個英偉達跑出來了,還是華人管理的公司,英偉達的管理很東方,印度人搞的公司基本上都江河日下,矽穀一個公司印度人來了,後麵都會招印度人。波音已經快被印度人給搞死了,估計接下華爾街還有一大波企業也會被印度人慢慢搞完蛋。矽穀有意地開始控製印度人數量,這也是蠻搞笑的。
在印度人全麵“接管”矽穀的時候,很多人都在批判華人無競爭力。
現在看來,不是華人沒有競爭力,而是華人在從0建立自己的商業,這比靠嘴需要更多的時間精力。
除了科技行業,金融行業也不少印度高管,作為全球金融巨頭的匯豐一樣是被印度人壟斷管理層;在電商行業,亞馬遜、沃爾瑪也有大量的印度高管。
然而,真的是印度人比較優秀嘛?如果不是印度人厲害,那麽是什麽原因導致他們在全球的科技中心如此吃香呢?
印度不可否認存在很多宗教、種族、甚至是姓氏問題,但是印度也強調家庭、團隊、親情以及同類等理念。
團隊文化讓印度人形成了彼此之間的互相支持,這點與福建人十分相似,隻要幾個福建人在外麵混好了,要不了多久,整個家庭、整個村都會一起往外走。
刻在骨子裏的“印度人幫助印度人”基因才是印度人在矽穀成功的關鍵。隻要印度人在管理層了,就會優先錄用印度人,尤其是親戚,久而久之,印度人就有越來越多的機會往上走,最終走上高管甚至掌舵人。
當一兩個印度人走上美國企業的高管,另外的企業為了加強與這家企業的合作,也不得不提拔印度人來更好的對接業務。這個道理非常簡單,就像內地企業和香港公司業務往來,都會優先招聘會粵語的廣東人。
這種“印度人隻招印度人”的問題什麽時候會停止呢?
當自信帶不來實質的創新和變更的時候,股東就要重新審視印度人“領導”的美國企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