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提到蘇35的雪豹雷達最遠探測距離為350公裏,有效跟蹤距離是200公裏。不確定擊落烏軍戰機時是由預警機還是蘇35引導

來源: 天青水藍 2024-06-05 13:42:0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910 bytes)

蘇-35 雷達電子係統 (Su-35)

火控雷達

蘇-35火控係統可由其機載探測係統及通過通訊係統(數據鏈)取得的資料共同決定目標位置。RLSU-27雷達係統是整個火控係統的中心,包括機首雷達與後視雷達。前視雷達天線是NO-11M機械式天線,與蘇-27的NO-01相比,NO-11M探測距離、掃描範圍(方位、俯仰角)、同時追蹤及鎖定目標數量都提高了,並能進行地形測繪等;同時還裝有高功率寬帶發射機、UHF放大器來補償功率損失、可程序化數字信號處理器、數字計算機等。NO-11M使用X與L兩種波段,波束寬2.4°,有12種不同的波形,即發射出去的波可以不時更換波形,使敵方難以解析,達到抗幹擾及一定的隱身目的。除此之外,NO-11M還能發現巡航導彈、彈道導彈、直升機等目標。當探測距離為350km時,能在200km處追蹤目標;能同時追蹤20個目標並攻擊其中的8個。RLSU-27雷達係統可提供給蘇-35近乎360°的雷達視野,並能引導機載導彈進行後射或掉頭發射。

在機載探測係統方麵,由RLSU-27雷達係統主動取得目標,也能由可定位雷達預警接收器(RWR)被動探測目標,還可用機首的光電探測器以及環場熱探測器進行被動探測。綜合雷達、雷達預警接收器、紅外線探測器的資料可得到較精確的目標資料。在紅外線探測器操作範疇之外,例如,距離較遠,獲目標熱源不明顯且有電磁輻射信號時,就能以預警接收器得到的方位數據來校正方位。

火控雷達與蘇-27係列戰鬥機最大區別在於,蘇-35戰鬥機采用了尖端的Irbis—E(雪豹)型相控陣雷達係統,自稱具有獨一無二的目標截獲距離。Irbis—E雷達由第克霍米洛夫研究所研製,是蘇-30MKI、蘇-30MKM和蘇-30MKA等戰鬥機上安裝的Bars雷達的一種衍生型。

蘇35戰機采用最先進的雪豹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可達到350公裏。其中對艦船等50.000m²以上目標大約為400km,對RCS=3m²左右的隱形戰機(F35)大約為100—150km。

Irbis—E雷達是一種工作在x波段的多功能雷達,采用了900毫米無源相控陣列和基於Solo-35數字式計算機的具有發展前景的計算係統。其中,相控陣陣列天線通過一個液壓傳動機構的驅動轉動,可以掃描±60度的方位角和俯仰角,而液壓執行機構還可以獨立地操縱陣列天線機械水平轉動60度。借助於陣列天線的電子控製和機械操縱,雷達的最大波束角度在方位上增加到120度。

Irbis-E雷達可以在邊掃描邊跟蹤的模式下,具有同時截獲和跟蹤30個目標的能力。它可以同時發射兩枚半主動雷達製導的導彈,分別攻擊兩個不同的目標。並可以用8枚主動雷達製導導彈攻擊8個目標,其中包括4個300公裏之外、甚至更遠的目標。據介紹,當3平方米雷達截麵積(RCS)空中目標在1萬米或更高的高度飛行時,Irbis—E雷達的迎頭截獲距離至少達到350~400公裏,尾追截獲距離至少150公裏,甚至可以在90公裏外發現僅有0.01平方米RCS的“超低可觀測性”威脅目標。

在對地攻擊模式,Irbis—E雷達在實施地形跟隨(包括地麵和水麵)和地麵目標截獲時,主要利用低分辨率的“真實波束”、中等分辨率的多普勒波束銳化(DBS)和高/超高分辨率的自適應合成孔徑的聚焦模式,最多可以跟蹤4個地麵目標。它可以在同一時間鎖定空中和地麵目標,在對地測繪過程中,可以足夠的精度持續監視和跟蹤一個空中威脅,並可發射主動雷達製導導彈實施攻擊。

作為Bars雷達的衍生型,Irbis—E雷達具有更加優越的性能,即工作頻率波段擴大了兩倍,空中目標截獲和方位跟蹤區域從70度擴大到120度,同時具有更遠的搜索距離,增強了電子對抗裝置的抗幹擾性。據來自俄羅斯媒體的消息稱,在這些功能方麵,Irbis—E雷達與美國和西歐的無源和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最新型號相當,甚至可以與同級別最尖端的雷達係統相抗衡,如美國空軍的F一22A“猛禽”戰鬥機上所裝備的AN/APG一77雷達。

自從2004年以來,第克霍米洛夫研究所一直在研製Irbis—E雷達。到目前為止,它的兩台原型機已經通過了試驗台測試,首台原型機正在準備安裝在飛行試驗台上。2006年底前,Irbis—E雷達已經安裝在蘇-30MK2(503號)戰鬥機上開始試飛,隨後將準備正式投入全速生產。

航電係統

航電係統蘇-35戰鬥機的另一個主要特點是采用了全新的“玻璃”座艙,全尺寸模型在2006年7月的範堡羅航展上首次展出。座艙內的戰術控製係統主要由兩個大型MFI-35彩色多功能液晶顯示器、IKSh一1M廣角平視顯示器和三個小型顯示器。HOTAS原則正在融合到座艙設計之中。為了控製火控電子設備、飛機各係統和武器,蘇-35戰鬥機座艙內的操縱杆和油門杆上分別安裝有一些按鈕和開關,以及在多功能顯示器周圍布置有按鈕。

9×12寸的MFI一35顯示器的對角長度為15英寸,具有1400×1080像素的分辨率。IKSh一1M型平視顯示器具有30度的視角,可以安裝在蘇-35戰鬥機和其他的俄羅斯先進戰鬥機上。三個小型顯示器中,一個設置在左膝蓋位置,作用是一個多功能控製板,用於管理外掛武器係統和無線電等其他係統;第二個顯示器安裝在平視顯示器的下麵,主要顯示重要的瞄準和導航數據;第三個顯示器安裝在飛行員的右側,通常用於飛行數據顯示的備份。

蘇-35戰鬥機座艙前麵的OLS一35光學瞄準係統是一個最新係統,具有三種功能,可以作為紅外傳感器、激光測距/瞄準指示器和電視瞄準。通過采用最新的電子部件、算法和軟件,OLS一35係統在距離、精度和可靠性等方麵大大優於蘇-30MK係列戰鬥機上的OLS一27和OLS一30光學瞄準係統。

為了能夠更有效地攻擊小型機動目標,蘇-35戰鬥機還可以掛裝“遊隼”(Sapsan—E)光電瞄準吊艙,從而更加方便地使用激光製導炸彈等攻擊武器。“遊隼”吊艙直徑39厘米,長3米,重約250公斤,內部裝有紅外攝像機、激光測距儀、電視和目標跟蹤部件等設備。它可以為戰鬥機提供對地麵和海上目標的搜索、跟蹤與鎖定,甚至在高機動狀態下,仍然能夠保證將目標鎖定在視場內。

此外,蘇-35戰鬥機已經確定安裝一種最新型機載主動飛行安全係統。這個係統可以在飛行條件下,實時監控機組人員的工作狀態,當駕駛出現錯誤時,可以自動地將飛機轉入安全飛行狀態。這種係統適用於應對機動飛行和空戰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意外情況,飛行員在恢複工作能力後,可以重新操縱飛機。

蘇-35戰鬥機今後還將陸續裝備一些先進的電子設備,如衛星導航接收機和新型通信設備,L150“彩色蠟筆”(Pastel)型電子情報係統,翼尖掛載電子幹擾吊艙。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