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叫獸賣慘自己如今"遭難落魄”,自曝被欠10個月工資......

來源: amico 2024-06-03 06:45:27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5686 bytes)

李毅賣慘: 自曝被欠10個月工資

自曝“遭了難”、“被停了10個月的工資”、“每個月問89歲老娘借點生活費”、“在農貿市場大包補舊衣物”,“吃7塊錢一斤的速凍水餃”……倘若老丁不說,估計您很難第一時間將這些“賣慘”言論,與曾經“叱吒風雲”、“指點江山”、“暴論頻出”、自詡為“中國國際社會學創始人”的李毅叫獸聯係在一起。

 
 
 
 

對於自己如今的“落魄”,李毅把其歸咎於所謂的“廣東省黑惡勢力”。他指這股“黑惡勢力”“仇恨李毅,一定要花十幾年的時間‘消滅中國國際社會學’”,曾把他“停止審查13年”雲雲。李毅還在視頻中語帶威脅地說道,自己已備好了“各種刀具”、“大鐵錘中鐵錘”,“萬不得已”時會和他口中所謂“黑惡勢力拚命。

 

對於李毅叫獸上述“不幸遭遇”,大V王小東日前在個人的視頻節目中,曾語帶嘲諷地說:“看著挺風光的這麽一人(指李毅),怎麽現在變成這樣了,讓人心裏感到挺難過的。”王小東還向“應該跟李毅特熟”的“司馬南老弟”,發出“能不能拉李毅一把”的呼籲,並稱“我是沒錢,要有錢肯定拉他一把,給他口飯吃總是應該的嘛,司馬南老弟這幾年掙錢掙得很不少,是不是應該拉他一把?”

 
 

要說李毅真正的“一舉成名天下知”,或許還是在2020年末的深圳灣論壇上。隻見他搖著肥頭晃著大耳,針對彼時的疫情說出了下麵這段滿座愕然的話,並以一陣魔性且通透的“哈哈哈哈哈”做尾聲:

“所以咱還(隻)死了4000人,但你死4000人和美國死22萬人比,你等於一個人都沒死嘛(笑)!咱們等於差不多也是接近零感染,接近零死亡(笑)。14億人死了4000人,這根本就等於沒人得病嘛。”

到了去年年中,李毅言論的反人類程度似有進一步升級之勢。他在當時流出的一段發言中妄稱,“如果因為統一台灣(專題),中國死了一億四,這在人類曆史上根本是小菜一碟。”他還顯得頗有自信,“十四億人,應該有一些人已經做了準備,死一億四和七千萬的準備,或者隻要稍加教育,這些年輕人都會同意。”

 

除了大放厥詞之外,李毅過往的一些表現也非常能夠體現其讓人歎為觀止的人品與底線。在2020年底放出“死四千人等於一個沒死”的言論後,國內媒體《新京報》曾對其進行了批評,結果引來了李毅的惱羞成怒以及對《新京報》的破口大罵。但在得知《新京報》的正牌官媒身份後,李毅瞬間來了個態度180度大轉彎,無比肉麻地說“我們跟《新京報》的友好關係啊,都結了緣了,快成夫妻了”,把自己不久前拉出來的東東快速吞回去的意味可說昭然若揭。

 

曾幾何時,李毅也因在微信群聊中不聽勸告多次發布極度不堪入目的汙言穢語,被群主在忍無可忍下踢出了群聊。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曾在2020年11月23日通過其官方公眾號,聲明該學院沒有這位“李”姓研究人員。

 
 

還記得去年通過小文章駁斥了李毅上述“中國死一億四小菜一碟”的狂言後,老丁曾在某平台上遭遇了其擁躉的“圍毆”。這些人輕則對李毅那叫一個頂禮膜拜,指責老丁“斷章取義”、“帶節奏”,並扣上各種“大帽子”;中則說,“人家李毅教授至少是愛國的,有格局有高度,你又做了什麽貢獻”;重則說,“這個世界可以沒有小編你,但絕不能沒有仗義執言的李毅教授”等。

正所謂患難見人心,如今適逢李毅“遭了難”,希望他那麽多的“粉絲”能慷慨解囊,最不濟每人給他捐一盤7塊錢一斤的速凍餃子,李毅的“困難”亦將因此迎刃而解。

 

就說這要求不算過分吧?

 

所有跟帖: 

李毅是哪裏的教授?如果是屬於人大(不是人民代表大會那個人大而是人民大學)那是中央直屬事業單位,怎麽可能被廣東停發工資? -天青水藍- 給 天青水藍 發送悄悄話 天青水藍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3/2024 postreply 07:09:08

這又是我說的中國人不懂科學,說事實連名字都不敢說,西方人不是這樣的 -波粒子3- 給 波粒子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03/2024 postreply 07:18:20

李毅早已在人大開除了 -Solomon7- 給 Solomon7 發送悄悄話 (3660 bytes) () 06/03/2024 postreply 10:01:0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