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教訓:中俄曾三次結盟,中國損失有多巨大?

曆史教訓:中俄曾三次結盟,中國損失有多巨大?

近20多年來,中俄關係從一個高度攀上另一個高度,從一個個舊版的“曆史最好時期”攀上一個個新版的“曆史最好時期”,體現出空前的“合作無上限”。

這種“無上限”卻有一個“界限”,那就是不結盟。

很多中國人並不知道,中國與俄國曾經有過三次結盟。每次結盟,中國的身份都類似於一個鄉下來的窮小子去巴結一個暴發戶,每一次結局都很慘淡,都是“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的樣子。

我們接下來看看,那是一段怎樣不堪回首的經曆。

第一次結盟:甲午戰爭後的《中俄密約》

1895年,中國在甲午戰爭中慘敗,割地賠款,國力大衰。

麵對新貴日本,俄國有意拉攏李鴻章,李鴻章也希望抱俄國的大腿,以製衡日本。由此,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結盟行動開始了。

1896年,受俄國邀請 ,李鴻章赴俄祝賀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登基。私下裏,他與俄國首相維特簽訂了《中俄密約》。俄國表麵上承諾與中國聯合修建中東鐵路,實際上卻是借修鐵路之名,行侵占整個東北、實施“黃俄計劃”之實。

俄國勢力如洪水般湧入東北,開始了大規模的經濟掠奪。通過中東鐵路,俄國控製了東北的資源和貿易,獲取了巨大利益。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絞殺義和團。東北跟義和團毫不相幹,沙俄卻單獨派兵17萬,占領了整個東北。同時,他們還製造慘劇,趕殺居住在黑龍江北岸的海蘭泡和江東六十四屯的中國人。

沙俄的獨占行動引發了日俄戰爭,東北成為兩強爭奪的戰場。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戰爭,造成東北由沙俄獨占變為日俄分占,整個東北北部落入沙俄的熊掌。

十月革命之後,蘇聯登台。1929年,張學良不滿蘇聯人的控製,他的東北軍與蘇聯之間爆發了中東路事件,結果造成黑瞎子島的丟棄。

東北局勢隨之進一步惡化,日本通過“九一八事變”控製了整個東北,並建立偽滿洲國。

這次結盟的影響延宕數十年,為日本後來的全麵侵華戰爭埋下了隱患,提供了基地。

可以說,這種不平等的結盟,讓中國在國際社會中始終處於被動地位,失去了在自己的土地上自主發展的最起碼的決定權。

第二次結盟:抗戰後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1945年,抗戰勝利,民國政府希望通過與蘇聯結盟,獲得國際支持,鞏固勝利成果。

蔣介石政府與蘇聯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蘇聯承諾支持中國,但條件是中國必須承認外蒙古獨立。

國力虛弱的中國不得不打掉牙和血吞地接受這個事實,從此失去了正北方約160萬平方公裏的國土。這不僅是領土的喪失,更是對民族尊嚴的打擊。

蘇聯還在東北駐軍,控製了戰略資源和交通樞紐,把大量有生資源,拆得動的全部拆走,拆不動的就地毀掉。中國在東北的主權進一步淪落。

條約簽訂後,蘇聯直接幹預中國內政,以東北為基地,支持共產黨與國民黨的內戰,進一步削弱了國民政府的統治能力,使中國的統一和發展麵臨巨大的不確定性。

內戰結果,蔣介石政府敗退台灣,造成兩岸至今分治的局麵。

第三次結盟:1949年後的“一邊倒”政策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新生政權選擇與蘇聯結盟,對抗美國。

中蘇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中國實行“一邊倒”政策,將歐美勢力完全排斥在外。

這是一次主動地對另一半世界的屏蔽。中國與歐美主流社會脫節,失去了與世界體係融合的機會。直到1979年,中國都被排除在國際主流經濟和政治體係之外,極大地限製了中國的發展潛力。

特別是朝鮮戰爭的從天而降,打斷了中國的休養生息。蘇聯推動中國參與朝鮮戰爭,導致中國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經濟代價。

數十萬中國誌願軍在朝鮮戰場上犧牲,戰爭的經濟成本也對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造成了嚴重負擔。

更嚴重的後果是,這場戰爭導致中美關係極度惡化,使中國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裏,難以融入國際社會。

蘇聯的援助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中國的工業化,但更多的是掣肘,使中國無法自主決定發展方向。

這次結盟使中國錯失了現代化發展的關鍵機遇。當日德這些戰敗國實現經濟起飛的時候,中蘇關係卻在60年代完全破裂,中國在國際事務中陷入空前孤立,這進一步加劇了國內的政治動蕩。

通過對三次結盟的曆史回顧,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在每次結盟中付出的代價都是慘痛的。領土的喪失、主權的受限、經濟的發展受阻、人民的生命損失和大半個世紀的戰亂不堪,這些都是中國為結盟付出的沉重代價。

曆史的教訓告訴我們,大國博弈中的結盟必須謹慎又謹慎。中俄關係的複雜性和大國博弈的殘酷性警示我們,依賴單一大國的外交策略風險巨大。

未來中國應製定穩健、平衡的外交政策,在全球化時代追求合作共贏,維護國家利益和世界和平。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