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超級工廠幫助特斯拉擺脫破產邊緣的同時,中國通過技術轉移、補貼和對環境破壞的默許,逐漸將特斯拉的技術轉移至中國本土企業手上,並開始大幅提高電動車產量,包括中國汽車公司比亞迪與手機製造商小米等多間中國本土大企業,都開始積極投入電動車產業。
特斯拉於2018年能夠以獨資方式在中國設廠,有當時中國需要特斯拉技術的時代背景,如今才經過6年,上海超級工廠對特斯拉而言已經不可或缺,但中國企業已經取得特斯拉的技術,因此特斯拉需要中國的程度已遠遠超過中國需要特斯拉的程度,中國公司開始將特斯拉擠出中國市場,並在歐洲、中東、東南亞等地與特斯拉展開激烈的競爭。
中國盜取境內外商技術給中國廠商,再將其擠出中國市場,這樣的“養套殺”模式已經行之有年,例如中國建設高鐵時,原是與跨國公司合資並簽訂契約,事後卻盜取該公司的技術,轉移到中國中車集團公司,再由中車集團建造中國高鐵網絡,並且對此引以為傲。
特斯拉於2018年在上海成立獨資公司,免費取得土地並獲取優惠稅率等特權,設立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Tesla Giga Shanghai),目前特斯拉一半以上汽車都由該廠生產,並占據特斯拉全球電動車電池供應鏈的近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