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戰時盟友關係緊密的美蘇兩國在戰後關係會迅速惡化,甚至出現冷戰的對峙局麵?從根本上來說,由於兩國意識形態上的詫異,在政治主張上處處對立是在所難免的事情。美國民主、自由,蘇聯專治、殘暴,兩國很像“一正一邪”在鬥爭,最終邪不壓正,蘇聯解體了。不過還有一點不可忽視,即雙方都是非常典型的霸權國家,誰都想成為世界霸主,因而相互忌憚對方的實力。也許多數人會認為,美蘇兩國實力的比較,大多停留在理論之上。然而,雙方之間還真的發生過一場戰爭,這場戰爭是一場疑團重重的“誤會”。
1944年11月初,按照作戰計劃安排,蘇軍近衛第6步兵軍正在向貝爾格萊德(原南斯拉夫大城市,現塞爾維亞首都),準備向那裏的德軍作戰。經過長達數年的作戰,德軍在南斯拉夫境內損失慘重,不得不收縮在南斯拉夫全境的兵力。因此,蘇軍得到的情報是路上不會遭遇德軍襲擊,蘇軍戒備較低,行軍也比較順利。
然而,情況在11月7日11時左右開始發生突變,近衛第6步兵軍突然遭遇猛烈的空中襲擊,僅第一輪襲擊中,蘇軍就損失了2輛指揮車和數十輛輜重卡車。帶著“近衛”二字的蘇軍部隊,都是直屬蘇聯最高統帥部的精銳中的精銳,雖然莫名遭受襲擊,但很快也組織起了反擊。近衛第6步兵軍一方麵從地麵展開攻勢,一方麵請求空中力量支援。駐紮在尼什機場的蘇軍第17航空集團軍立刻派出第288航空兵師下屬的第886殲航團出擊,然而,蘇軍的行動也被敵人發現,敵人很快出動戰機,對試圖起飛的蘇軍飛機進行騷擾。
經過一輪混戰,蘇軍兩架殲擊機升空,這兩架飛機並未與機場附近的敵機糾纏,而是直接前去支援近衛第6步兵師。此時的蘇軍步兵已經和空中的敵機展開了激烈的戰鬥,蘇聯強大的地對空火力將敵軍前來襲擊的飛機中隊打得被迫撤離戰場,而這個中隊正好與兩架趕來支援的蘇軍飛機相遇,雙方立刻陷入交火。不過尷尬的是,蘇軍飛行員克裏沃諾基赫駕駛的飛機在與敵機糾纏時被己方高射炮擊中,於戰場3公裏外墜機犧牲。
11時30分左右,蘇軍又有6架飛機趕來支援,與敵方飛機展開對峙,與此同時,更多的蘇軍飛機正從尼什要塞起飛,準備投入戰鬥。而敵軍也有兩個中隊的飛機趕來增援,戰局有進一步擴大的態勢。就在此時,蘇軍飛行員邦達裏、蘇爾涅夫等人偶然發現敵軍飛機上有美國航空兵的標誌,經過蘇軍指揮部確認後,發現所謂的“敵軍”確實是美軍部隊,因此便下令停火,並用一切手段向對方告知自己的盟友身份。
原來,美軍為了對盤踞在南斯拉夫南部的德軍發動強有力的打擊,因此絕對以美國陸軍航空兵第82聯隊為主力,對德軍發動奇襲。該部隊指揮官艾德文森上校將這次空襲命名為“使命829”行動,並派出三個中隊共60架飛機前往執行。而美軍在趕往德軍駐地的過程中發現了急行軍的蘇軍,因為雙方彼此間都沒有事先打好招呼,遂將蘇軍誤認為是德軍。
蘇軍第17航空集團軍軍長蘇傑茨命令蘇軍飛機繞過美軍戰機編隊,從兩側超越美軍飛機,以便將機翼、機腹和尾翼上的蘇聯空軍標誌展示給對方。幾分鍾後,美軍飛行員才陸續察覺到與自己交火的“敵人”竟然是盟友。13時左右,艾德文森上校下達停戰指令,美軍剩餘的55架飛機開始返航。
這場戰鬥是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曆史上鮮有的直接交火,而由於美軍占據了戰爭的先機,因此雙方的傷亡是呈一邊倒的。此戰蘇軍一共損失了228輛卡車,數十輛坦克裝甲車、30輛油罐車、5輛指揮車,尼什要塞還有一個空軍倉庫被毀,數十輛軍用卡車受損;人員方麵,包括蘇聯近衛第6步兵軍軍長在內的幾十名蘇聯軍官在戰鬥中犧牲,人員損失數百。美軍共損失2架P-38飛機,2名飛行員陣亡;而後發製人的蘇軍則損失7架殲擊機。
對於這場後果慘重的誤會,雙方自然是全力推脫責任。美國指責蘇軍進行大縱深行軍,卻沒有事先通知盟友,加上蘇軍近衛第6步兵軍的位置與美軍將要打擊的德軍目標非常接近,因此才搞錯了。然而蘇聯稱此為“一派胡言”,尼什要塞早在1944年10月底就完全被盟軍控製了,德軍不可能在此附近出沒。美軍聲稱要打擊的“從希臘撤出的德軍”,距離尼什要塞有數百公裏。更令人懷疑的是,蘇聯人從被擊落的P-38裏找到的證據顯示,美軍要攻擊的目標就是尼什要塞。而事實上,美軍先後對該要塞進行過數次進攻,如果說這幾次進攻都是誤會,實在是太牽強了。
雖然雙方在二戰時都不希望這次事態擴大,因此選擇“大事化小”的處理方式,但這次誤會影響還是很大的。美軍體會到蘇軍不過如此,而蘇軍卻感受了美軍的可怕。很多專家認為,這次“誤會”是美軍有意的一次試探,也有人認為,尼什要塞之戰是後來兩國關係迅速惡化、並最終形成冷戰局麵非常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