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當地時間4月2日,俄羅斯國防部發布新聞稿稱,俄國防部長紹伊古在當天的會議上介紹了“特別軍事行動”的有關情況。他透露,俄軍自今年以來已新增控製了403平方公裏的土地,並將繼續自東向西“擊退烏克蘭軍隊”。
據路透社報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和烏軍方消息人士的回應則反駁了紹伊古的部分說法,聲稱俄軍並未控製烏克蘭東部前線的一些地區。不過,來自烏克蘭方麵的報道則暗示,烏軍在俄羅斯坦克和裝甲車的攻擊行動中損失慘重。
紹伊古當天在俄羅斯國防部主持召開會議 圖自俄國防部網站
據俄國防部新聞稿介紹,紹伊古在當天的會議上強調,自2023年發起反攻並取得失敗後,烏軍此後曾試圖在俄烏衝突中多條戰線上獲得“立足點”,但均未能實現目標。
反觀俄軍,“由於軍事人員的勇氣和專業精神”,在過去一個月中控製了多個地區的居民點:涅維爾斯科耶、奧爾洛夫卡、托寧科耶、克拉斯諾耶(“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米爾諾耶(紮波羅熱地區)。
紹伊古稱,自2024年年初以來,總共新增有403平方公裏的土地處於俄軍的控製之下。自今年1月以來,烏克蘭武裝部隊已經損失了8萬多名軍人和14000多套各類武器,包括1200多輛坦克和其他裝甲戰車。
俄羅斯國防部今年2月曾稱,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烏克蘭士兵傷亡人數已超40萬人,僅在反攻後就有16.6萬人傷亡。但澤連斯基2月首次公布烏軍陣亡人數時曾堅稱,烏軍死亡人數“不是30萬或15萬,而是3.1萬”。
當地時間3月29日,俄羅斯阿爾泰邊疆區,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視察軍工企業,檢查國防任務執行情況。圖自澎湃影像
路透社指出,今年2月17日,俄軍宣布完全控製位於頓涅茨克地區附近的烏軍重要防禦樞紐阿夫傑耶夫卡市,由此取得了9個月以來(巴赫穆特之戰之後)的最重大勝利。紹伊古當天也強調,俄軍將會繼續向西推進,自東向西“擊退烏克蘭軍隊”。
不過,對於紹伊古所提到的一處俄軍控製村鎮——托南克,澤連斯基在稍晚時候的視頻講話中表示,烏軍正在保衛該地點,俄軍是否完全控製存疑。此外,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同日晚間也在類似回應中提到了另一處紹伊古所稱已由俄軍控製的地區涅維爾斯克。據悉,托南克在阿夫傑耶夫卡以西,涅維爾斯克則在更南邊。
路透社稱,隨著俄烏衝突進入第26個月,俄軍一直專注於在烏克蘭東部取得進展,並控製了烏克蘭約16%的領土,包括頓涅茨克、盧甘斯克、紮波羅熱和赫爾鬆這四個烏東地區。
法新社則稱,近幾個月來,基輔方麵因西方重要援助的延誤而麵臨人力和彈藥短缺的問題。報道援引美國軍事智庫戰爭研究所(ISW)的估計稱,俄羅斯可能已控製了超過10萬平方公裏的烏克蘭領土,即近五分之一。
近期,澤連斯基在接受美媒采訪時表示,即使烏克蘭不恢複至1991年邊界線,莫斯科和基輔之間也有可能進行談判,但同時堅持要求收回在2022年後被俄方占領的土地。澤連斯基此前堅稱,恢複包括克裏米亞在內的1991年邊界是烏克蘭與俄羅斯談判的先決條件。
當地時間3月30日,俄羅斯總統秘書、克裏姆林宮新聞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烏方必須意識到,“自特別軍事行動開始以來,地緣政治現實發生了巨大變化。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邊界都發生了變化”。他進一步指出,頓涅茨克、盧甘斯克、赫爾鬆和紮波羅熱地區已經公投加入俄羅斯,這一現實“不容忽視”。